藝術人文 這間銀行裡,存的都是潮文化:文化銀行

by  黃詩茹

邵璦婷和幾位交通大學的夥伴,在2016年創辦了台灣第一間「文化銀行」。他們走遍全台,將傳統文化與好手藝「存」進銀行,也鼓勵大眾「提領」,透過產業合作達到文化資產保存與活化的目的。

 

 

 

 

成立文化銀行是因緣際會的轉折,位於永和商圈的1949文創Café才是他們的第一個基地。剛畢業的社會新鮮人,搭上台灣民宿方興未艾的風潮經營起青年旅館。回想當時,邵璦婷直說:「因為很潮!」資金不充裕,無法以硬體取勝,她轉而以軟性內容吸引旅客。

 

取名1949,劃開歷史的段落,著眼島嶼上的新故事。木屐、戲偶、蓑衣、客家花布,旅館內濃濃的台味吸引許多外國旅客。他們還帶著旅人逛溪州菜市場,吃肉圓、蚵仔煎,從早餐店、麵攤認識台灣人的日常。「但那是比較拼貼式的裝飾,還很粗淺。」所謂粗淺,是她發現越向旅客介紹,越感到自己所知有限,這也成為文化銀行成立的契機。

 

值得介紹給背包客的,不只小吃

 

「踏進這個領域,身邊自然開始充滿文化議題。」他們最先關注到古蹟自焚的問題。經過調查,近五年古蹟莫名燒毀的比例是過去五十年的十倍,驚人的數據讓他們感到不解與痛心。「這件事反映出文化資產、傳統文化的價值是被低估的,於是我們開始反思:為什麼大家覺得把古蹟保存下來沒有價值?」

「讓傳統活下去,不是要活得很古、很舊。」於是邵璦婷與夥伴,研發出環保與文化共好的進化版天燈。汪正翔 / 攝影

過去的文化保存往往是單一的想像:留下建物、辦展覽、設立地方文化館。但她認為,博物館式的作法只是把文化當作標本,遠離生活的文化,將不再和人們有情感連結。「應該讓文化回到生活,有人使用就能引起共鳴,自然能保存下來。」於是文化銀行正式成立,作為文化保存與媒合的平台,現階段密集尋訪傳統技藝、地方習俗、宗教民俗、建築古蹟、歷史記憶、表演藝術等傳統技藝擁有者,陸續彙整成「文化金庫」。從金紙、春仔花、雞毛撢子,到偶戲、北管,乃至建築的打石、堆花,這些我們絕對用過、看過,卻又一知半解的人事物都是銀行裡的資產。

 

手的千姿百態,美得起雞皮疙瘩

 

為了採訪,邵璦婷與夥伴跑遍南北,也踏上離島。透過師傅們口述,從歷史淵源、製作流程、使用工具、草稿圖譜,盡可能記錄下傳統文化的前世今生。同時也請師傅親自操作,讓他們留下影像記錄。她強調,相對於師傅們的人生故事,文化銀行更關注技藝的具體內容與執行步驟,例如蒸籠的外框如何製作、神明帽的組裝配件、繡花鞋如何成型,都是他們在意的細節。

 

 

 

 

「要問什麼,都給你們問啦!」即使是有脾氣的師傅,看到這群自動上門的年輕人都很願意傾囊相授。而傳統文化多有師承流派,非圈內人很難看懂箇中門道,因此在鎖定議題前,文化銀行會先請教文史工作者、民俗專家。一般傳統工藝就依步驟拆解,做系統化的紀錄,「宗教儀式比較困難,名詞多、變化多、代表的意義也很複雜,儀式進行中也有不少禁忌。」

 

 

文化銀行拍攝的照片裡,記錄下手的千百姿態。布袋戲操偶師陳錫煌動人的手勢、繡花師江燕雪穿針引線、金門大木師傅翁水千算著天干地支、米雕師傅謝源張搓揉出一隻小兔。充滿皺紋的手、厚實的手、熟練操持器具的手,當眾人感嘆傳統文化無以為繼時,這一雙雙手仍心無旁騖地踏實作工。

 

年輕人上門學藝,老師傅再傲嬌也融化

 

讓邵璦婷印象深刻的,是全台最年輕的布袋戲操偶師,年僅26歲的郭建甫。從小愛看布袋戲,高中時手捧束脩,循古禮磕頭、聽訓,拜入陳錫煌門下。「他說拜師是一輩子的事,從此出去都不敢隨便,因為他就代表師父。」師徒間的信任、不求回報的人情味都讓邵璦婷感動,她在文章最後寫下,「原來年輕世代中,保存傳統文化並不如我們想像的那般孤獨。」

 

 

 

聽到師傅們感嘆:「沒人要學,怎麼傳承?」他們急切地想把這些故事說給大家聽,但也欣慰還是有像郭建甫這樣醉心傳統文化的年輕人存在。台南本協庄的製琴師林宗範、大溪哪德社的許黃海、泉興榻榻米的第三代李宗勳,都堅持守護長輩傳下來的技藝,設法讓傳統活在當代,這些少年師傅對文化銀行而言,也是一份鼓舞。

 

一年多來,文化銀行採訪過百位傳統技藝擁有者,五十多篇文章陸續上線。也曾和SOSreader合作,以「島嶼說書人」之名,一季深入一個主題。期間,文化銀行也與九份金礦博物館合作策展,「九份的淘金歷史那麼豐富,但現在大家都去看神隱少女。」於是他們花了三個月,採訪當年的礦工、淘金阿嬤、幫礦工剃頭的阿婆理髮廳,拼湊出早年的黃金山城。

 

 

現在的傳統,四十年前可能是創新

 

走進地方,了解在地元素,也促成文化銀行啟動「天燈進化論」募資專案。作為足以躍上國際舞台,代表台灣文化的天燈,近年來面臨製造垃圾、危害山林的批評。「大家開始覺得放天燈不環保,未來環保意識更高漲,可能天燈就被禁放了。」邵璦婷認為,傳統與環保未必只能二選一,該解決的是天燈燃燒的垃圾問題,而不是天燈本身,於是他們決定著手改造。

 

第一代環保天燈改良材質與結構,將傳統天燈的鐵絲、電工膠布置換為竹材與紙糨糊,天燈紙燃燒完後,竹支架掉到山裡也可自然分解。期間,他們公開研發過程、在臉書上報告進度,還在寒流時上山試飛,不僅獲得媒體關注,更收到四百多位網友填寫問卷,貢獻改良建議。第二代環保天燈,將歐美常見用於雞蛋防撞的紙盒材質,轉換成天燈支架,透過紙漿密度設計出適合的燃燒時間,整顆紙天燈可以在高空中完全燃燒,徹底解決垃圾問題。

 

 

「禁止很容易,解決問題才是最困難的。」目前的樣品都是他們自行手工拼貼,穩定度不夠,期望透過群眾募資開模製作一體成型的天燈支架,也藉此讓平溪在地店家相信人們會願意為了環境付出應有的價格。邵璦婷說,改良天燈一點都不難,只是過去沒有人做,但如何在地推廣,需要謹慎思考,「打亂市場或削價競爭都不是我們所樂見」,他們知道與地方共好才能真正留下文化。

 

 

1949文創Café邀請旅人走進來,文化銀行則懷抱使命走出去。「讓傳統活下去,不是要活得很古、很舊,文化是流動的過程,沒有絕對的對錯,現在的傳統在四十年前或許就是創新。」未來他們希望做得更多,深入東部和離島、增加影音資訊、改良網站介面,更方便大眾提取文化。而回到古蹟自焚的問題,邵璦婷認為現階段雖然引發關注,但缺乏共識、力量分散,還有待統一風向,才能促使政府有更積極的作為。她相信,「任何事情都是由下而上的,我們會繼續深耕,總會理出一些頭緒。」

 

同場加映:

復蚵計畫,用設計讓青蚵嫂微笑

漆器注入玩心,工藝返老還童

XIE XIE TEA:台灣茶征服歐洲皇室

Old is New,源古本鋪不老的秘密

蔣渭水老醫館,變身行冊Walkingbook

圖片提供:
汪正翔、VisualHunt

黃詩茹

黃詩茹

文章 70

畢業於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宗教研究所。 現為自由文字工作者,從事文字企劃、採訪撰稿。 願以文字堆疊出一條小徑,通往有光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