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體生活是什麼?

by  褚士瑩

我對德國從內到外散發的氣質,一直有著很深的好感。

 

德國的氣質,不同於西班牙的熱情,法國的浪漫,不丹的神秘,中國的霸氣,或是日本的拘謹,德國的氣質是一種「秩序」,但秩序不同於「規範」,秩序是一種個體跟整體的和諧關係,像是一棵樹在森林的角色,意識到自己既是獨立的生命個體,也是盤根錯節的生態系裡隨時造成影響與被影響的環節,那是一種能夠掌握微妙動態平衡狀態的能力。

 

 

洪莉在《收集德國好時光:認識德國骨子裡的氣質》(繁體版書名:德國骨子裡的氣質,預計2018年8月出版)這本書的前言,毫不避嫌地一口氣用「嚴謹、理性,勇於承擔,勤於動手,正直善良,謙遜守禮,樂於助人,尊重傳統和規則,擅長全域考量和長遠考量」這麼多讚美的詞語,形容她生活25年的德國,和18年的小村,可能會讓文化自信心比較低下的中文讀者,對德國要不是心生如烏托邦的嚮往,要不就是認為這又是一本「外國的月亮比較圓」的書而產生反感,但這兩種反應,都是非理性的,恰恰證明了德國社會做對的事。

 

書中洪莉提到她兒子的一對雙胞胎姊妹朋友第一次從德國去中國旅行時,剛在上海下飛機就被野雞計程車騙去好幾百塊錢,她們對這無良司機拿錢掉頭開溜的欺騙行為當然很生氣,因為她們在市集擺攤賣新鮮蔬菜掙錢很不容易,這筆錢並不是一筆小數目,但是洪莉觀察道,這對雙胞胎姊妹並未由此對中國產生偏見,歸結為中國人如何,或是以偏概全。這顯示出她們的成熟和理性,原因在於德國教育從小鼓勵「廣泛深入的閱讀、獨立思考式教育、從小出門旅行」,使得德國青年人相對比較成熟,思維廣,自信理性。

 

我完全同意,正是這樣的小細節,讓我們看到了德國這個國家骨子裡,與眾不同的氣質。

 

這樣的理性教育,從學前教育就開始了,當亞洲的學前教育,提前了法定的小學生學習課堂知識的年齡,在學英語,學算數,背誦唐詩三百首、弟子規,填鴨「知識教育」的時候,德國的學前班跟小學低年級,學習的重點是「團體生活是什麼?」以及認識「社會是如何運作的?」

 

 

以德國漢堡小學的學前班為例,學前班不是為一般兒童設立,而是專門為一些身心發展較遲緩,而家庭又無法給予合適教育的學齡前兒童設置的,以便他們進入小學後能夠順利適應上課環境,與人和諧相處。學前班幫助這些孩子學會課堂上不亂跑亂動,不妨礙和影響到別人,學會與人交往、合作,掌握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應該具備的識別能力、語言交流能力、閱覽能力等。

 

至於一般孩子的早期教育,則像洪莉說的,著重於讓孩子們學習舉止禮儀,學習社會公德、交通常識、生活常識,以培養他們的自理能力、動手能力和閱讀習慣。而且,德國的學習方式,並不是填鴨式教育,而是在遊戲活動中自由進行。德國幼稚園教育,不把時間花在學習國英數這些亞洲父母認為必須「讓孩子贏在起跑點」的學科,關注的是孩子的想像力、動手能力和生活常識,注重戶外運動。幼稚園教室裡都有櫥櫃,上面放有瓶裝礦泉水和杯子,孩子們想喝水隨時自己倒,杯子自己洗。幼稚園採混班制,小孩子的杯子由大孩子幫助洗。放學前,孩子們會自動自發的將玩具收拾好,將水杯擺進櫥櫃。還包括了解社會機構職能。例如,參觀警察局、消防局,學習如何報警,了解他們如何進行救助工作;參觀圖書館、政府辦公室,學習怎樣借書還書,了解在圖書館應該保持安靜,了解市長的職能。

 

到了四年制的小學,孩子一律只上半天課,一、二年級沒有成績單,只有老師鑑定書,記錄著孩子們的性格特點、行為舉止、合作能力、交際能力,還設立了自行車課程,學校會請交通警察講解交通規則,由員警舉辦路考,發放自行車駕照,從小為他們建立持照駕駛、遵守交通規則的觀念。比起學科,小學教育更注重動手能力的培養,老師經常在課堂上帶領小學生們,為朋友、為家人製作生日卡、節日禮物,所以孩子從小知道自己是家庭、社會這些「團體」的一份子。

 

 

這其實與德國政府開設給初來乍到的難民、新移民的融入課程(Integrationskurse)內容,非常相似,這個免費的660小時的必修課程,其中600小時用在語言學習,另外還有60小時,就在教育社會的新成員,這個社會是如何運作的,從垃圾分類,污水處理,到如何填表,如何找工作,性別平權,也教導德國的法律、文化、歷史,讓每個社會的新成員都知道自己在社會上應該盡自己的責任,在街上行俠仗義,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即使被罵多管閒事也沒關係。

 

靠著教育「知識」而贏在起跑點的,往往因為不知道如何「思考」人生的方向,跑著跑著就躊躇地慢下腳步,不敢全力以赴,東張西望,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走錯了路,甚至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一直奮力往前跑,如果不知道人生要往哪裡去,卻一直盲目的衝刺,往往不會在終點勝出。

 

但是德國強調「如森林中的秩序」般的教養原則下,個人就像講究勻速的馬拉松跑者,注意控制速度,明白自己的能力與極限後,根據自己的萬米成績乘以馬拉松耐力系數,算出自己的馬拉松預計成績,再把馬拉松成績對應上配速,努力在全程以這個同樣的配速來跑。

 

這種所謂「勻速」的狀態下調節自己的跑步速度,往往才能更好地發揮自己的實力,因為能夠在馬拉松賽站上凸台的優勝者,往往不是那些一馬當先、贏在起跑點、眼睛被矇住的賽馬,而是知道自己跟著成千上萬人一起在跑步時,如何在團體的動態當中找到秩序,同時得到競爭與支持,而能夠表現得比自己孤單時更好的人。

 

在動態中找到和諧的能力,這就是我喜歡的德國精神,只要願意,這樣的氣質,你我也都能夠學習、內化,在人生的馬拉松賽上,成為一個更好的市民跑者。

 

 

同場加映

「我是誰?為何在此?」陪孩子探問生命的幼兒園

自己的公園自己畫!公園裡的親子公民課

縱行囝仔,陪孩子跨越心裡那座高山

那些年我們在校園學會的事

圖片提供:
VisualHunt

褚士瑩

褚士瑩

文章 40

國際NGO工作者。長期協助整合緬甸公民組織,有效監督國際資源挹注緬甸革新。在台灣也與NGO工作者一起關心弱勢族群、環境等議題。他喜歡寫作,航海,划獨木舟,騎自行車,喝黑咖啡,吃芒果。已出版「1年計劃10年對話」、「給自己十樣人生禮物」、「在天涯的盡頭歸零」等近50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