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融沙龍:生命的選擇 【生產光譜】居家生產急轉彎,醫生安慰我:在醫院生也可以很溫柔

by  游婉琪

我今年47歲,我懷老三時已經是44歲的高齡產婦。我和先生生完兩胎後,一直覺得有老三好像也不錯,但猶豫許久遲遲沒有下定決心,等到要懷第三胎時,已經9年過去。前兩胎我都是在一般婦產科門診生,到醫院後有一定流程,產婦身上儀器一綁,就只能躺在床上吊點滴。

 

以前覺得理所當然的事情,現在回想覺得為什麼一定要這樣?尤其在我認識居家生產後,知道女性可以有其它選擇,不需要被綁住、不需要被護士吼著要用力。小孩頭都快出來了才在換位置,待產室移動到手術台,氣氛好像在打仗。

 

於是,我們決定第三胎要居家生產。

 

知道居家生產,是因為紀錄片《祝我好好孕》導演陳育青是我的好朋友,當時只知道她想投入女性生產自主的倡議,越了解後越發現,在這個議題上我根本是愚民層次,就好像很多女性長期處於被性騷擾狀態,卻沒有意識到哪裡不對勁。過去在醫院生產的經驗,讓我感覺整個人變得非常小,一切只能遵照醫生指令。

 

 

當我和先生確認要居家生產,身邊親友大多處於我前一個階段,對「溫柔的生產」有很多疑慮。這些疑慮讓我無止盡思考這決定,越到懷孕後期我越深信,生產沒必要搞得好像生病動手術,在家裡就可以好好迎接我的寶貝來臨。

 

我的助產師很用心,幫我分析一切可能的狀況、建立後送醫院機制。我也照常去產檢,產檢醫生也知道我要在家生,提醒我要常作運動、按摩會陰。直到我懷孕超過預產期一週,醫生提醒我要有催生的心理準備,畢竟胎盤鈣化不是開玩笑的。

 

當時我還不想催生,想等孩子自己來,醫生也尊重我,讓我再等等。直到第二周時,醫生覺得真的不行了,當時我很失落,畢竟居家生產需要準備的東西都準備了,育青要幫我記錄生產過程,攝影機要擺什麼位置也都選好了。但醫生安慰我不用洩氣,在醫院生產也可以很溫柔。

 

後來沒辦法到了醫院,比起前兩次生產,這次或許是因為臨時改變生產方式,我確實覺得自己受到「高規格」對待。除了醫院的護理人員,育青和助產師一路都陪在我身邊,甚至在護理師試圖對我吼叫時,她們會替我提醒護理師:媽媽已經很努力了,沒必要用這麼高的音量下指令催促。

 

 

即使最後無法順利居家生產,讓我和先生都覺得失望,但對我而言,生產應該是以產婦為主體的事,只要能讓產婦安心享受生產過程,無論在醫院或是在家裡,都有機會是溫柔的生產。現階段在台灣,居家生產未必最安全,但產婦的主體性卻能完整被照顧。只要事前衡量過各種狀況,媽媽一定可以在沒有驚嚇害怕的情況下,安心迎接寶寶的誕生。

 

口述 / 翁麗淑(「歐巴桑來了」新北市三重蘆洲區市議員擬參選人)   

採訪整理 / 游婉琪

 

同場加映

【限額報名】《祝我好好孕》特映沙發

《祝我好好孕》願生命都能溫柔來去

【生產光譜】產檢過程不斷出櫃,尋找友善同志醫生

【生產光譜】無痛讓我更專注在生產的其他感覺

【生產光譜】深信醫院很安全的我,生完感覺...

【生產光譜】關鍵時刻,我的同性伴侶被擋在產房外

【隊友告白】在家生產那天,我這樣陪伴太太

【隊友告白】遇到問題一起找答案,生產也是

圖片提供:
翁麗淑, VisualHunt

游婉琪

游婉琪

文章 37

游婉琪,花東新移民,曾任平面媒體文字記者,恢復自由之身後持續爬格子,目標每天都更靠近山海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