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生活 找到太平藍,找回藍染在生活裡的顏色

by  黃詩茹

從水源地文教基金會出發,詹雅汶開車前往位於太平山區的工坊,40分鐘的路程,她每週都要來回幾次。沿著136線道蜿蜒而上,經過蝙蝠洞,就會看到「太平藍染創作工坊」。群山環繞的社區,生活、勞動、工藝創作都在這裡。

 

 

 

紋路活潑的餐墊、風格清新的桌燈、漸層優雅的時鐘,「太平藍」的現代設計,讓藍染走出傳統服飾與布織品,成為一起生活的風景。曾獲選台中十大伴手禮,近年也前進東京家居生活設計展和巴黎家具家飾展,2018年底更獲得國家永續發展獎的肯定。

 

時光倒退20年,工坊的前身是「太平頭汴坑工作站」。921震災後,由水源地文教基金會董事長葉晉玉創立,從協助救災、重建到後來投入社區營造與生態復育。復興藍染是過程中的起心動念,至於「太平藍」的誕生,或許是插柳成蔭。

 

2008年,完成階段性任務的工作站轉型為創作工坊,號召社區重拾藍染。當時社區的藍染創作沒有明確的產品定位,也沒有穩定的通路和訂單,雖然有一群社區居民願意投入,卻無法提供穩定薪水。

 

來自社區的藍染工藝如何走出去?「我們想為社區找到機會,但無論是申請補助計畫或籌措資金都面臨一個問題:人家不認識我們。」於是葉晉玉邀請藍染工藝師湯文君和亞洲大學時尚設計系主任林青玫加入指導,隨後設計師江婕妤加入,「太平藍」(Taiping Blue)的品牌才正式成立。

 

新鮮的眼睛,看見危機與轉機

 

從社區工藝到創立品牌,過程當然不是那麼容易。年輕的創意,對行之有年的社區模式帶來刺激,些微的改變都需要用力爭取。「每一步改變,要投入的資源和成本都會增加」,詹雅汶和江婕妤也感謝葉晉玉願意給年輕人機會。

 

 

打破既有品項和製程,加入主題企劃、設計概念,嘗試不同的藍染技法,自然也讓過去熟悉的染布步驟更加複雜。詹雅汶說:「也有人會問為什麼要做這樣的改變?他們覺得現在很好啊。但是我們有危機意識,藍染很多人在做,我們不能和大家一樣,必須找到社區特色,讓人看到產品就知道是『太平藍』。」

詹雅汶和江婕妤(右至左)為「太平藍」的品牌找靈魂的過程中,也找到了自己。汪正翔 / 攝影

 

要走出去,得先認識自己,就像一塊美麗的藍染,也有它的前世今生。每次到校園推廣,詹雅汶和江婕妤都會先說起台灣藍染的故事。

 

「太平藍」的原料來自俗稱大菁、小菁的馬藍與木藍。採收後,先將葉片洗淨、浸泡,再加入石灰「打藍」,讓色素沉澱為「藍泥」。再過濾廢水,取出「藍靛」,才是藍染的原料。

 

19世紀時,藍泥是繼茶、糖、樟腦的第四大出口商品。詹雅汶說:「當時海外覺得台灣藍泥染出來的布料會發亮,台灣藍染還被稱為『藍金』。」隨著化學染劑問世,加上農民改種更值錢的經濟作物,藍染從此消聲匿跡,直到1990年代才由學者專家再度復甦。

 

江婕妤掀開染缸,濃郁的發酵氣味撲鼻而來,「太平藍」至今仍維持傳統作法,沒有改變製作「藍靛」的步驟。養缸、調缸是手藝人的日課,深不見底的染缸,是有生命的。

 

浸入歲月,沉澱後找到自己

 

創立品牌是為了行銷社區,所以她們很確定,「太平藍」是可以「用」的生活工藝,不會是只能遠觀的藝術品。

 

 

以水波紋技法呈現的「藝舒活」家飾系列,布面紋理如水波粼粼。染布前,先在布上畫出間隔相同的方格,以手工一一縫出皺褶,光是這個步驟就要耗費一兩天。靈動的水波紋路為「太平藍」打出清新印象,而專注家具家飾類產品,也成功提升品牌辨識度。

 

獲得2018年金點設計獎標章的「藍金歲月」時鐘,由江婕妤負責設計,首次在展場亮相,就獲得高度關注。以12個漸層色象徵天色轉換,來自先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村意象,「12個顏色都有一個染缸,而且每一塊布至少要染16次以上,才能讓顏色穩定堆疊,如果一次染得太深,就得重新染一塊。」

 

超過200道工序,堆疊出令人驚艷的優雅漸層,江婕妤說:「從今年開始,大家看到漸層就知道是『太平藍』,我們也找到自己了。」

 

研發產品時,是江婕妤親自染色,為了日後生產,她還必須調整步驟和製程,整理成SOP交給社區。同時,時鐘的木頭架構也委請專長木作的社區工藝合作,堅持社區共好的初衷。雖然國內外的訂單詢問不斷,她們仍將產品細節調整到位才正式推出。

 

永續傳承,台灣藍的轉型路

 

「我們主攻藍染,也是因為它最環保。原料取之自然,染完的水排掉也不會有環境汙染。」所以除了工坊創作,「太平藍」也走進台中的國中小校園,結合環境教育,帶著學生動手DIY。

 

「透過這塊布,教育小朋友耐心、細心、團隊合作、美感教育,也讓他們建構信心。」為了推廣教育,江婕妤也將藍染的歷史與製程設計成學生容易理解的教案,「有沒有說藍染的歷史故事真的有差,小朋友會更珍惜手上那塊布。」聽到製成1公斤的藍泥,要採集10公斤的葉子,學生都很吃驚,更能體會先民的生活不易。

 

 

 

尤其是鄰近的東汴國小,更提供空間讓學生親手種植大菁,小朋友的藍染作品也成為籌措畢業旅行基金的義賣品。從推廣工藝、環境教育,到認識人文歷史與地質生態,一切都在社區發生。

 

 

隨著參與國際展會的經驗累積,她們發現亞洲各國的藍染工藝都面臨轉型,台灣藍染也必須走出自己的路,「日本的和服、劍道還會使用藍染,但台灣藍染的市場很早就消失了,我們必須創造需求,所以要花更多心力作推廣,讓大家的記憶中有藍染文化的存在。」

 

台灣藍,是社區溫暖的顏色

 

懷抱不同的專業,與藍染相遇也在她們意料之外。「我是因為做社區服務才接觸藍染。」詹雅汶從心理系畢業,加入基金會投入社區服務,她笑說,以前的同學很難想像她在社區工作,更無法想像她在做藍染。

 

江婕妤則是離開設計公司,告別加班到半夜才回家的日子,以前的同學也很難想像設計師在社區如何發揮。「我覺得很棒,可以學會這些工藝,把這些好的東西傳承下去,還可以把專業付出在這裡,還有人和人之間的連結,我滿喜歡的。以前作設計,只是做稿給業主就結束了,現在比較有社會意義。」

 

說起投入藍染,詹雅汶覺得入門並不困難,重點在於對工藝的興趣與熱情。「如果沒有認同,想待得久可能有點困難。有些人可能覺得短時間內看不到未來的前景,很快就放棄。還有縫、染都很辛苦,而且我們很少吹冷氣,都吹自然風。」

 

最近她們也開始嘗試植物染,枇杷、荔枝、龍眼都有自己的色彩。尋找社區的植物,向農民收取枝葉,過程中她們也感受到社區對年輕人的疼惜。社區的阿姨、姊姊總是拿出自豪的水果熱情招待,順便聊聊生活,有時還會向她們吐苦水。「我們雖然知道這些植物可以作熱染,但不知道什麼時候採收不會影響到農作,也是從互動中學到植物的知識。」

 

身在社區,就不會感到孤單。「一個人做和一個團隊就不一樣,團隊可以互相鼓勵、分享討論,想法一致的時候,就有願景,就會持續下去。」

 

 

同場加映

零化學藥劑、日月精華超標的香蕉絲圍巾

一群農婦,讓燈會有了藝術祭的可能

「住下來吧!」KAMARO’AN願族人在部落安居

拒絕海景民宿,舒米如妮復育海稻米

每只漆器,都是易佑安的痴心絕對

 

圖片提供:
汪正翔

黃詩茹

黃詩茹

文章 70

畢業於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宗教研究所。 現為自由文字工作者,從事文字企劃、採訪撰稿。 願以文字堆疊出一條小徑,通往有光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