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創新 打造有溫度的托老所:仁馨樂活,王詩婷與自己的全馬比賽

by  黃詩茹

下午兩點,仁馨樂活園區的「開心農場」一陣熱鬧。阿公阿嬤站在菜架前,摘著他們親手種的左手香、番薯葉,一群人有說有笑, 一百歲的阿嬤坐在旁邊看著,照服員都說她是這裡的「班長」。

 


理想的老後,從叛逆開始

 

開幕兩年,位於台中大甲的仁馨樂活園區,整合護理之家、日間照顧中心、洗腎中心和青田食堂,是通過「台中市社區整體照顧服務體系計畫」認證的實體A據點。寬敞舒適的環境加上年輕的工作團隊,讓仁馨迅速打響知名度。。

 

執行長王詩婷形容,「這一切是非常龐大的創業。」身為光田綜合醫院的第四代,她在美國讀書、就業,回台後從事醫美、行銷和國際醫療服務,後來父母買了一塊兩千坪的地,準備蓋第二個護理之家,只對她說了八個字,「交給你了,不許失敗。」

 

 

於是王詩婷投入完全沒有接觸過的銀髮服務,轉眼六年。仁馨樂活園區是她「不許失敗」的實驗場,從硬體到軟體的每個細節,她都想用力翻轉,「我的個性比較叛逆,常常會問為什麼?」

 

為什麼護理之家都是白色牆壁,充滿藥水味?為什麼椅子只有白色、淺藍色,像醫院一樣?為什麼長輩生活的空間只能死氣沉沉?不只在意環境和長輩的需求,王詩婷也想知道,家屬需要什麼?投入照顧工作的員工在意什麼?

 

籌備前期,王詩婷帶著一堆的問題飛出去,走訪美國、歐洲、日本的照護機構,她想先看看別人怎麼做。「你會發現他們的環境都很乾淨,甚至像飯店、渡假村一樣。」台灣,為什麼不行?於是她開始打破那些理所當然,一步步勾勒出她心中理想的老後。

 

重新設計銀髮生活

 

採光充足的公共空間,四處都是綠色植栽,花園傳來響亮蟲鳴。「走進園區,你看不到『護理之家』四個字,甚至連服務台都很小」,以「樂活園區」為名,他們希望長輩的生活依然有活力,有夢想。

 

日照中心內,剛結束午休的長輩三三兩兩,吃點心、下象棋、打麻將。天氣好的時候,一群人最喜歡在戶外玩槌球,這裡就像社區的托「老」所,讓需要上班的家人無後顧之憂。
 


園區裡的活動空間都有不同的主題色,日照中心的配膳區是增進食慾的橘黃色,活力中心是鼓舞朝氣的亮橘色,青田食堂是放鬆身心的綠色。針對有黃昏症候群的長輩,還有一間淡藍色的安靜室,陪伴他們沉澱心情,舒緩躁動。

 

看似樸實的桌椅不是大量生產的家具,而是王詩婷和家具公司合作設計生產。在挑選家具時,除了考量安全舒適,還要符合坐輪椅長輩的生活習慣,「我自己推著輪椅,去家具行一間一間試坐。」她發現,一般的桌椅設計容易和輪椅發生碰撞,長輩用餐時常把食物灑到身上。

 

遍尋不著理想的家具,她追求完美的性格大爆發,「既然外面賣得不好用,我就自己做。」她和家具公司借重實證設計的思維,設計出特殊造型的組合桌,有凹槽的桌緣和高度,方便坐輪椅的長輩使用,還能輕鬆拆解、組合,適用各種空間布置。
 


而不同顏色的人體工學木製座椅,扶手設計提供施力點,讓長輩起身、坐下更安全,以深淺顏色代表不同高度,讓各種身高、體型的長輩都坐得舒適。看似柔和的布面其實是防潑水的皮革,方便清潔維護,「這一套家具,放在家裡也很好看,未來還會持續改良2.0版。」

 

王詩婷的標準不只是「有」,她希望是自己的阿嬤、媽媽也想用。貼心的硬體細節成為仁馨的特色,她也成了相關產業的諮詢對象,「很多設計業、科技業會來問我要怎麼踏入長照領域?其實我很難告訴他們,因為你要真正服務過,才會發現長輩的需要。」

 

生活是最好的復健場

 

做社區,需要一群人,長照也需要跨領域的合作。仁馨除了有醫療體系做後盾,還結合音樂輔療、動物輔療等團隊夥伴,不只照顧長輩的身體,也協助他們打造有溫度的生活。

 

花園裡的菜架是仁馨和在地青年農夫合作發想,上下兩層的設計讓個子嬌小或坐輪椅的長輩也能輕鬆使用。茂盛的番薯葉是阿公阿嬤的耕耘收穫,午餐時現摘一把,幫自己加菜。
 


熱愛運動的王詩婷,把復健室升級為活力中心,讓做復健不再是一群人按表操課。「你八點電療,他九點電療,一整排都在電,那不是『復能』。我們要做真正有效的復健,而且是一對一。」除了為長輩量身打造復健課表,治療師隨時都在身邊協助,王詩婷對「復能」想得更遠,因為復健不是老年人的專利,運動傷害、開刀復原都有需求,她希望仁馨在照顧銀髮族的復能經驗,未來有更大的發揮。

 

「年齡只是個數字」、「每天挑戰一件自己害怕的事」都是活力中心牆上的標語。這裡不只是復健空間,更像是銀髮族的健身房,運動時,窗外就是明亮的綠景。王詩婷說,兩年來,她看見有的長輩從臥床到坐輪椅,最後站起來,她相信個別化的復健會讓不敢動、不想動的長輩重拾掌握身體的信心。

 

同時,仁馨也舉辦社區的樂齡健身班,邀請專業教練打造適合銀髮族的體適能運動,讓55歲以上的社區居民來這裡動動身體,揮汗放鬆。下班後,王詩婷還會親自帶領核心訓練,和員工相約運動,釋放工作壓力。

 

照顧充電就來青田食堂

 

去年四月,園區內的青田食堂開幕,成為社區的照顧充電站。由社工師、個管員進駐,為被照顧者提供醫療和生活照顧、輔具申請等諮詢服務,平時也會到個案家中訪視。

 

青田食堂就像是社區內的資源整合中心,無論是居家復健、交通接送、銜接出院,都由團隊提供一站式的服務,一般所知的「長照四包錢」都可以透過青田食堂協助打理。

 




針對被照顧者,青田食堂也提供喘息服務、照顧技巧等諮詢服務,希望為家屬提供療癒的片刻。王詩婷說,為了讓社區認識青田食堂,初期她和團隊要不斷外出宣傳,辦各種活動活化空間,讓大家知道青田食堂是一間「找得到,看得到,用得到」的好鄰居。

 

此外,王詩婷希望長照是一個讓年輕人感覺有未來的事業。因此,青田食堂也不定期舉辦專業訓練,讓專業人才充電交流。她還會帶著員工出遊、淨灘,利用戶外活動紓壓,她相信,提供照顧服務前,自己要先有飽滿的正向能量。

 

「老」不是病,是馬拉松的過程

 

一手催生仁馨樂活園區,或許是十年前的王詩婷沒有想過的。就像她沒有想過,自己會愛上馬拉松,現在一週要練跑六天。

 

以前的她,和戶外運動絕緣,鞋櫃裡都是高跟鞋,「現在馬拉松就像是生活的一部分,和吃飯、睡覺一樣。」去年四月,她在零度以下的氣溫中跑完波士頓馬拉松,宣告完成六大馬的夢幻賽事,是台灣第一位完賽的女性。波士頓曾是她居住的地方,回到原點,彷彿也站上新的起點。

催生仁馨樂活,王詩婷認為「老」不是「病」,「照顧」是為了幫長輩回到生活。汪正翔 / 攝影

她說自己一點也不厲害,太多人跑得比她快,但這是她和自己的比賽,既然目標在前面,就只能向前衝。如果過程的艱辛是老天爺對她的考驗,她會對自己喊話:「那就來吧!」

 

所以問她投入長照覺得困難嗎?她反問:「是在台灣做長照很難?還是仁馨在做不一樣的事情很難?」這個巨大的創業,像是自己設定目標的挑戰賽,而她的標準永遠比別人高,「我不要剛好達標,要做就要最好。」

 

老,不是疾病,而是一個生命的歷程。「我們不只是幫他換尿布、洗澡,不只照顧他的身體,而是照顧他的心,讓他回到他喜歡的生活,做他喜歡做的事。」老了,也有喜怒哀樂,也要吃喝玩樂。

 

兩歲的仁馨,已經長成王詩婷最初想像的樣子,她還是每年出國參加實證設計的課程,到處參訪長照機構。問到她理想的老後,「我希望九十幾歲還能跑馬拉松,到處旅行!」

 

同場加映

照顧「鬆綁」,讓安養院不再可怕

到家看診,都蘭診所接住就醫困難的人

從喝杯咖啡開始,陪照顧家庭走一段路

照顧者不要自己苦!一間書店的長照發聲練習

圖片提供:
汪正翔

黃詩茹

黃詩茹

文章 70

畢業於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宗教研究所。 現為自由文字工作者,從事文字企劃、採訪撰稿。 願以文字堆疊出一條小徑,通往有光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