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高山,不能一鼓作氣 feat. 原味豬肉捲

by  劉昭儀

最近,很幸運的認識了台灣第一位登上聖母峰(當年她才24歲)、以及全世界首位完登七頂峰與南北兩側攀上聖母峰(哇好長不能換氣)的神力女超人江秀真! 難得的機會,聽她分享面對高山的勇敢與謙卑…最令我訝異的是…秀真提到從3000公尺的高山攀爬到5000公尺,大約要費時2個月!為什麼花這麼長的時間呢?不就是一路攻頂嗎?

 

她告訴我們爬高山的心法,不是一鼓作氣、而是要放慢腳步…登山隊會從3000爬到3500的高度,之後又回到3000做高度適應,等到爬到4000,還要回到3500紮營…以此類推,而能進退有據的逐漸適應山的節奏,終能一步一腳印的登峰造極。

 

 

聽她說完,我忍不住深吸一口高山的冷冽…彷彿跟著修行的山者身歷其境一般!沒能耐的我,只能尋找洗滌我的另一方淨土。今年又跟所屬的大叔車隊一起到花東騎車,回來後就看到台東再度為國爭光!

 

〈世界10大新興旅遊城市,「慢活」台東榜上有名〉,連外國人都有志一同,更讓我珍惜呵護此地的好山好水好人情!曾經多次開車、騎車、甚至還有跑步在花東!每一次,都覺得自己可以更仔細、更緩慢、更深度的體悟不同面向的生命風景。 花東縱谷的雲、海岸山脈的風、還有193公路的稻浪…難怪這裡有許多的詩歌吟詠和餘音繞樑!

 

那天經過台東大學還在想:其實我們真的不缺一個有英美語文系、教育系、應用數學系、資訊工程系、或是生命科學系的大學;真希望台東可以有個像義大利慢食組織所設立的美食科技大學一樣,讓人學習慢活的核心價值、地域文化、產業教育、與觀光行銷等等的研究內涵與激盪撞擊…

 

 

 

但其實這只是過客如我多餘的指手畫腳吧?!只要這裡的人保持著他們對生活日常的熱情喜感、對傳統文化的原味保存、對自然環境的珍視捍衛…每個來過還想再來的旅人,誰能不對這塊淨土掏心掏肺呢?

 

但我這次的掏心掏肺,卻掏到了鐵板!這次在台東造訪了一家有名的咖啡店,因為店門口貼了告示,內容大致上是:不希望入店的小孩,造成寧靜環境的負擔。所以當天同行友人的小孩進去之前,我們認真地考慮了一下,最後還是帶小孩進店的原因是:  

                       

1. 他是個特別害羞文靜的7歲小男孩。(基本上真的能聽懂人話,進店之前已跟他溝通說明規則。)

 

2. 男孩以前來台東時,就跟爸媽一起來過這家店,過去從未有任何「不良紀錄」。

 

我們坐定之後,店主送上水杯與菜單,並且莊嚴肅穆的對著孩子詳述不可吵鬧的基本原則,環顧四周,戒慎警懼的發現我們是唯一的一桌客人(還好!),孩子有點興奮,因為重回從前來過的店,希望媽媽趕快決定餐點,好帶他去後面的花園看看…此時店主又再度上前政令宣導,並希望小孩嚴格遵守規定,媽媽還開玩笑地回應:需要測分貝嗎?我有點不解,小孩沒有大聲講話,但他畢竟是小孩,會表達他的期待…以小孩的行為方式!

 

 

然後我建議同行友人:我覺得還是離開這裡吧?(在進店約10分鐘之內)告知店主我們的決定,當然沒有得到好臉色。然後魚貫而出時,刻意走在最後一個的我,臨出門前多事的悄聲(知道老闆很不爽,雖然店內沒其他客人,依然小心翼翼避免刺激…)說了一句:「老闆,我尊重你的店規,但如果你真的在意,是不是可以跟大人溝通?而不要直接對小孩?這樣可能會傷害到孩子…」

 

老闆還是被刺激到了…他突然大暴走,到門口指著店門口的警示,說我們的孩子在椅子上扭來扭去,還怪我們沒把小孩教好…

 

一陣互相指責之後,離開的我內心實在無法平靜,不只是生氣這個偽善的店主(對,你有種就標示小孩不准進入!幹嘛還想模擬兩可賺父母的錢?),我忍不住怪自己:

 

為什麼要因為一點小事就讓自己「也」變得面目可憎?

 

每次來花東遇見的住民與旅人,從來沒讓我失望過!他們的樂天灑脫、樂於分享、並且懷抱熱情,為什麼我要讓自己的氣急壞了一鍋好粥呢?

 

 

此時我想到了越過一個又一個山巔的秀真說的,面對山時「慢」的哲學…對山的執著與愛,讓山者懂得謙卑與緩慢,才能貼近的認識、觸摸、並擁抱高山。

 

自以為堅持的所謂咖啡達人呢?也許他不是真正愛人,以及有人活著的環境與日常;或許他愛的只是一個對人的溫度、濕度、心跳速度都一一控管的無菌室吧?想到這裡,我決定放過自己,等等就來品嚐一杯令人放鬆的好咖啡吧?!

 

其實…台東花蓮有許多好喝的咖啡喔!(眨眼)

 

來做一道在台東吃到的原味料理—豬肉卷(玉米筍/珠蔥),吃完之後你會知道,愛人愛土地的好滋味,讓你不再是局外人!

 

薄薄的豬五花肉片,分別捲玉米筍與珠蔥,事前將肉片撒上少許鹽與來自原住民部落的香料馬告(搗碎),還要撒上一點幫忙肉片沾黏的麵粉(我用的是台灣本地生產的小麥麵粉),入鍋以少油煎熟,上桌時,再搭配同樣來自花東的糖漬洛神花更迷人!

 

同場加映:

阮桂瓊,縱走山脈治鄉愁

圖片提供:
劉昭儀, 羅亦庭, VisualHunt

劉昭儀

劉昭儀

文章 58

女兒上高年級後,我開始尋找可以跟青(ㄙˇ)少(ㄒㄧㄠˇ)年(ㄏㄞˊ)分享的話題。我們一起討論從新聞中看到、想到什麼?問題是什麼?現在除了女兒,我想與你一起讀報,暫時放下令人傷神的日常瑣碎,在每月一次的新聞選擇中,交流彼此的女人心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