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看懂世界

by  褚士瑩

一個斯拉夫語系畢業的大學生,去中國大陸作交換學生,用半年多的時間走遍大陸數十個城市,而且試著透過拍照、文字寫成一本書,請我寫推薦序。

 

他的文筆好嗎?若文筆不夠好,我該不該推薦?

 

剛開始寫作的時候,前輩們不吝願意為我寫序,我如今作為一個前輩,也當然要有這樣的氣度。

 

但更重要的問題是:這年輕人到底想要做什麼?

 

這個問題,十人十色,可能都有話說,但其實除了本人之外,並沒人有資格回答。

 

作為一個喜歡旅行的旁觀者,我覺得他只是在練習,練習學會看懂這個世界。

 

旅行魂越強大的人,對於不同文化的潛規則,就應該有越好的辨識能力,就像熟練使用不同的外語一樣。

 

 

就比如我如果在曼谷,在路邊跟水果攤買芒果,就要知道,那些放在像水族箱裡般一顆顆削皮的芒果,青綠的才是甜的,黃色的卻是酸的。如果到泰國,觀念沒有翻轉,就會覺得黃澄澄的芒果不甜,做出「泰國芒果都不好吃」這樣的結論,甚至覺得「攤販很壞,我跟他說要甜一點的,他卻挑了一顆最青的給我」,因此對這個國家的人很失望也說不定。

 

還有,我在台灣時常會被人詢問,都是去哪裡理造型如此「時尚」的頭髮,我都哭笑不得,因為多年以來,我總是為了省錢,在曼谷住處旁邊的菜市場裡理的頭髮,一次只要六十泰銖還包括修臉,而我剪的頭髮,只是傳統泰國的學生頭罷了,所以無論誰進了這種庶民的理髮店,出來都會是跟我同樣的髮式。但是同樣的頭髮,當我在緬甸時,卻又會被指指點點,笑說這根本就是泰國賣座鬼片裡面的髮型!因為無論台灣人或是緬甸人,都沒有想過這可能就只是傳統的普通泰國髮式。甚至有好幾次,讀者像發現新大陸般驚奇的對我說:「我去泰國,發現有很多泰國年輕人學你的髮型!」

 

每次我聽了都哈哈大笑。以自己的世界為中心來看世界,很容易就會產生各式各樣的誤解,潛規則就是戴上不同的眼鏡,學習從別人的眼睛來看世界。

 

我從小就很好奇,想要知道複眼的蜻蜓、蒼蠅看到的人類,貓或狗眼中的黑白世界,魚的眼球從水面下看到的岸上,鳥從空中看到的地面,到底是什麼樣子,動物學家跟昆蟲學家,正是因為知道它們的視點,所以能夠掌握跟這些跟人類完全不同的生物種的良性互動方式,不會莽撞做出驚嚇到野生動物的事,但是對於其他人類,如果不懂潛規則,就會逐漸累積成為刻板印象,甚至爭鬥。

 

我時常聽到,荷蘭人跟瑞士人在其他歐洲人眼中,很有錢卻很小氣,這讓我想到電影《美味關係》(The Hundred-foot Journey)當中,來到法國南方的印度移民父親,堅持連住旅館也要殺價,讓他的青少年兒子覺得羞得無地自容,不惜跟父親槓上:

 

「我們今天可不可以像正常人一樣,該付多少就付多少?」

 

但是父親卻疾言厲色地說:「我們是印度人, 不是因為小氣吝嗇而殺價,也不代表我們沒有錢,而是因為我們勤儉(frugal)。」

 

「勤儉」這個字,在東方文化很普遍,我們也時常用此來衡量人事物的公平價值,反映在台灣人身上,往往捨不得花大錢整體提升生活品質,多半在無用的小東西上多花一點錢,可以帶來「小確幸」,並且相信這是一種「勤儉」,但是對於富裕的荷蘭人或瑞士人來說,只要是好的東西,價格多高都不貴。為了省一點錢一直買品質不良時常會壞掉的次級品,而不是花買品質最好、能夠永久使用的東西,才是最大的「浪費」。

 

生性較為樂天的印尼人、泰國人、菲律賓人,認為小錢不要計較,大錢才需要緊緊守住,所以對許多外人來說,這些國家的窮人非常「大方」、「亂花錢」,什麼小東西都買,去電影院看場電影,很輕易會在櫃台順便買超貴的可樂、爆米花、瓶裝的礦泉水,有錢人(通常是華人)卻很「吝嗇」,但事實是,菲律賓語中,根本沒有「勤儉」這個精確的字彙。

 

所以誰比較大方?誰比較勤儉?

 

當自己的母語無法表達的品德,硬要用既有的、已知的概念去詮釋,往往就變成了執拗的成見。我感謝旅行,讓我一點一滴的,學會這個世界豐富的潛規則,也逐漸學會欣賞跟自己不同的人事物。

 

不敢放膽去練習的人,沒有資格評斷。至於那些勇敢去練習看世界的,我總是充滿祝福,至於結果如何,反而是次要的了。

 

圖片提供:
褚士瑩

褚士瑩

褚士瑩

文章 40

國際NGO工作者。長期協助整合緬甸公民組織,有效監督國際資源挹注緬甸革新。在台灣也與NGO工作者一起關心弱勢族群、環境等議題。他喜歡寫作,航海,划獨木舟,騎自行車,喝黑咖啡,吃芒果。已出版「1年計劃10年對話」、「給自己十樣人生禮物」、「在天涯的盡頭歸零」等近50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