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好生活 「我們超想要綠色能源」,為什麼比起鈔票,他們更想要太陽能板?

by  蘇惠昭
核災後,陳惠萍非常渴望帶福島的孩子到屏東,見證受傷的土地如何重生。

「我們超想要綠色能源」,電腦螢幕上,十個桃園國際兒童村的孩子舉著手寫的紙片,述說他們的想望。國際兒童村目前安置了約50位受虐,行為偏差,家中貧困或遭受重大變故的孩子。

 

 

這是一個名為「用陽光點亮孩子的未來」的募款專案,第一階段已經結束,募集到的35萬元用在為兒童村建置太陽能光電系統,每年可發電5107度,這些電賣給台電,將成為兒童村一筆至少維持20年的穩定收入;而對於捐款的人,這不只是一次性的愛心,而是一筆會放大,兼具「公民參與」、「能源福利」、「綠能賦權」等多重意義的捐款。

 

這個台灣第一次的群募太陽能光電專案,背後推手叫做「綠點能創」。

 

 

「綠點能創」打造了一個奠基於政府再生能源躉購制度的綠能群募平台:「陽光伏特家」(SunnyFounder)。平台提供兩種參與方式:「綠能公益」及「綠益共享」模式。前者提供一個創新及友善的綠能參與方式,也就是透過群募、眾籌做法,結合企業與個人的力量,為弱勢團體,譬如國際兒童村,打造太陽光電系統。

 

「綠益共享模式」則是給民眾一個成為電廠合夥人最簡單的方式。不需要投資整座太陽能電廠,而是依照個人需求購買一片或數片太陽能板,之後再與其他參與者依比例分享權益,有投資者稱之為「補足資產分配中缺少的綠色部位」。(推薦你:汗得學社胡湘玲 自己用電自己發)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就在2016年慶祝成立三十周年的同時,率先響應綠益共享理念,投資陽光伏特家平台「台南擔仔一號」及「苗栗油桐三號」,兩座案場總計30片太陽能板。

 

今年「陽光伏特家」的平台功能將會整合,供民眾和企業捐款或投資,目標是創造環境、企業、社會弱勢與綠點能創「四贏」的綠色社會企業模式。

 

 

讓一次幫助的善意延續20年

 

結合公益和綠能,還必須能夠獲利,「綠點能創」到底是何方神聖?

 

中山北路,嘉新大樓九樓和十樓,Carage+,時代基金會所打造的200 坪文青風格創業育成空間,很安靜,有咖啡的氣味,明明有很多埋頭工作的年輕人,卻像走進人跡罕至的一片綠色森林。

 

這裡邀請對人類社會有價值、有意義、用創新方式解決問題的團隊進駐,近九成是Big Data、生活類和醫療與電子服務。創立第三年,歸屬社會企業的「綠點能創」是創業類型中的少數,創辦人之一的陳惠萍日進夜出,必須附帶一提的是,前兩年她的收入是零,沒有薪水可領。

台灣是全球太陽能電池製造第二大國,但使用太陽能的狀況是「不使用」,陳惠萍希望找到一種民眾皆可參與的模式,「讓這個美好的產品回到台灣社會。」汪正翔 / 攝影

陳惠萍和馮嘯儒的相遇,「綠點能創」的誕生,是一個茫茫人海中相互尋找同盟,非關愛情的故事。

 

兩大世紀災難後的重生

 

2015年夏天.陳惠萍終於通過口試,取得台大社會所博士學位。之所以漫漫長長念了十年,是因為她結婚,生了兩個孩子,對抗過長輩「女孩子念那麼多書幹嘛?」的質疑,還做了一篇非常難產的「綠能科技與在地使用:台灣太陽光電的社會技術網路分析」博士論文,指導教授是吳嘉苓。

 

對社會弱勢、邊緣族群的關懷,是陳惠萍與生俱來的特質。「走一條非主流道路」,或許正是她的研究偏執與思想軌跡。碩班時,她著迷於身體社會學,以「常體以外的身體」做碩士論文,再以「台灣的中醫體制」為研究題目申請博班,卻因為指導教授一個跨領域研究計畫,接觸到智慧屋與光電科技,深度訪談過十幾戶太陽光電的先趨使用者後大轉彎。無論身體、中醫或成為正式論文的「綠能科技在地使用」,都有同樣的核心:絕對台灣,非常邊緣。

 

 

做博士論文期間,兩大世紀災難深深嵌入了陳惠萍的人生,一是2009年台灣的莫拉克風災–這一年立法院也剛好通過「再生能源發展條例」,建立躉購機制,保證一般民眾於自家裝設太陽能發電系統可併接至台電電網,保證購電20 年以及合理利潤。

 

另一個災難,2011年的日本福島核災。

 

莫拉克風災過後,陳惠萍到屏東研究政府的災後重建工作,看到縣府主導在災區的土地、魚塭上「種」太陽能板,翻轉她以往只能在屋頂建置太陽能發電系統的想像。「一場災難加上政策,激發地方以創新的方式重新站起來」,屏東的「養水種電」後來不但是陳惠萍論文的一章,當福島核災爆發,還轉化為她的具體行動。

 

在被莫拉克風災摧殘過的土地上,福島的孩子看到重生的希望。陳惠萍 / 提供

福島核災後,受到猛烈衝擊的陳惠萍非常渴望做一件事,就是帶著福島的孩子到屏東,讓他們親眼見證一塊受傷的土地如何重生。她沒有錢,於是寫了企劃案投到「Keep Walking夢想資助計畫」,沒有入選,「但是無論如何我都要做。」

 

她到處說,透過各種強弱連結傳播,終於找到願意以個人名義贊助的前僑務委員會委員長張富美,完成了「福島311核災兒童台灣陽光行」的夢想,「我因此學習到,當你真正渴望,強烈想做一件事的時候,就不會怕失敗。」(推薦你:媽媽監督核電 陳藹玲:愛加所以愛地球)

 

幫需要的人蓋一座發電系統

 

論文寫作期間,陳惠萍曾到經濟部能源局推動的「陽光屋頂百萬座計劃」當實習生,幫忙做社區推廣,策畫了送講師到社區解說太陽光電的「陽光開講」,又認識了服務於太陽光電模組廠、曾經用跑步為育幼院募款的徐世康;而福島核災後,台灣反核運動風起雲湧,她因為參加遊行,遇到主婦聯盟非核小組成員。「除了寫論文,我可以做什麼?我們的力量在哪裡呢?」她自問。

 

台灣是全球太陽能電池製造第二大國,但使用太陽能的狀況是「不使用」,社會大眾並沒有參與,或者根本不知道2000年起政府就有補助計畫。而陳惠萍希望的,是找到一種民眾皆可參與的模式,「讓這個美好的產品回到台灣社會。」

 

 

 

其實在參與「陽光屋頂百萬座」時,陳惠萍就向工研院提送募款型的綠能公益案,「但可惜沒有成功。」後來在論文口試後的飯局中,又向口試委員提到這件事,她沒有想到當時在場,後來擔任「綠點能創」顧問,長期關心氣候變遷議題的的林子倫老師記住了。

 

林子倫鼓勵陳惠萍付諸行動,於是她火速擬了企劃案參加台大的創業競賽,競賽規定要寫商業模式,「什麼叫做商業模式?」,還在摸索階段的她,結果當然又失敗了。

 

但是和「福島核災兒童台灣陽光行」一樣,陳惠萍苦戀「結合公益與綠能」,相信總會找到做法的。所以就先取了一個「綠點社會企業」的名字,準備去登記公司。就在此時,她遇見了想跟她擁有相似夢想的人。他就是馮嘯儒,在台大機械研究所時專門研究如何提高薄膜收集太陽能的效率,畢業後從事過電廠交易仲介,也創業投資日本太陽能電廠。

 

太陽能板這麼好的東西,又有金融性商品的特質,如果能把成本轉化成獲益,打破企業獨佔,有沒有可能用在公益上呢?這樣的思維,把馮嘯儒導向一個以綠能為目標的群眾募資平台。

 

因為更慷慨的「愛」而結盟

 

陳惠萍記得那一天,他們約在台大附近的咖啡館見面,一談,發現兩人的出發點都是「讓更多的人參與綠能,並把利益有效回饋給需要的人」。一個懂技術和商業模式,一個熟悉政策與社群關係,兩條平行線靠在一起,成為一條路,之後馮嘯儒又找到雲端系統專家鄧維侖架構網路平台,「綠點能創」的核心團隊於焉誕生。

 

 

創業並不是一條容易的路,特別是新創社企,「有太多事情會把你打到不成人形。」(推薦你:社企流 為社會企業聚力)

 

馮嘯儒曾經對採訪記者感嘆,他想到在台中一個工廠的屋頂裝太陽能板時,要扛水泥,然後穿著防護衣爬得老高,「像在賣命。」陳惠萍則苦笑著說:「創業是吃土的開始」,有夥伴因為家庭經濟因素,不得不離開。

 

不過「綠點能創」剛好在一個對的時機出發,順著氣流升空。

 

氣候變遷加上政策導向,綠能開始受到關注,媒體也願意報導社會企業。在新北市舉辦的社企博覽會中,「綠點」夾在一群小農、手作者之間,很有違和感。一個市府長官就特別過來問:「你們在賣甚麼?」「我們賣創新的商業模式理念。」陳惠萍回答,順便請長官看電腦裡面的綠能公益影片。中國時報記者則主動來採訪,報導刊登之後,媒體的邀約不斷,雪球開始滾動了。

 

經過兩年的吃苦和吃土,陳惠萍相信陽光伏特家「未來會更好」,現在的他們,開始有企業贊助捐款,還有更多民眾拍胸說:「我家的屋頂給你們蓋。」新的投資人出現了,國發會的天使基金補助也申請到了,「我們會慢慢步上軌道。」今年,陽光伏特家的足跡將踏至偏鄉部落及離島,未來也將推出規模更大、玩法與價值都更多元的綠能群募專案。

2017年地球日市集,綠點能創在四四南村開講。汪正翔 / 攝影

 

創業是燃燒夢想的過程,陳惠萍希望,就像天上的太陽,她和夥伴的的公益綠能及全民發電夢想,可以燃燒到再生能源普及照耀台灣角落的那一天。

圖片提供:
汪正翔、陳惠萍

蘇惠昭

蘇惠昭

文章 45

自由撰稿 人物採訪/報導 看書、養貓、逐花、拍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