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融沙龍:移人的力量 用一幅畫讓奈良美智抱憾而歸的女人-謝丹丹

by  葉奕緯
台北的城市脈動、對故鄉北京的思念,都是她的繆思女神。

日本當代藝術家村上隆主辦的第三屆「GEISAI TAIWAN」,有位參展畫家的作品讓奈良美智跑遍展場尋覓,卻因出價太高沒買成。這位畫家叫謝丹丹,來自北京,在「台灣雕塑學會」擔任兼職秘書,靈感來時便在自己的工作室中創作。(你也會想看:歐姬芙 我是畫家,不是女畫家)

對謝丹丹的創作有興趣的,不一定是藝術家。比起針對繪畫技法討論,她更喜歡聽聽其他人對作品的聯想、感覺是什麼。

事後朋友取笑她:「奈良美智耶!妳應該跟他互相交換畫才對!」「哎呀,但那時我腦袋一片空白,沒想那麼多呢。」謝丹丹說話,有著北方人的直爽。

 

真誠創作 最直接的感動

 

奈良美智看上的兩幅畫《山上1》、《山上2》,畫一個小孩與一隻小狗在山林裡追逐。謝丹丹說:「他就是喜歡我畫作裡那種自然、自在的感覺。」

 

謝丹丹一頭俐落短髮,配著藍色耳環,談起創作滔滔不絕。她的靈感多來自城市觀察,下班回家時,總會在公車上愣愣看著街景;騎車經過河濱公園,也會被閃爍街燈或各式商店招牌,或是路邊煙霧彌漫的燒烤攤所吸引,這些城市的脈動,都是她的繆思女神。

 

作品《狗男人》便是她每天在公寓旁,看見不修邊幅的老男人下棋,覺得男人老了和女人不同,女人仍會打扮,但男人卻不太在意形象,於是就把男人畫成了狗的樣子。

 

另一幅在GEISAI TAIWAN展出的作品,畫裡只有一位紅帽小女孩與黃色小狗對望,名為《全心全意》,一位唐氏症患者遇見這幅畫後,一直停留畫前不肯離開,彷彿畫中意境的延伸。「對我的創作有興趣的,不一定是藝術家,我也不想只針對繪畫技法討論,更喜歡聽聽其他人對我作品的聯想、感覺是什麼。」

(你也會想看:與學習障礙共處 她畫進紐約時報)

 

 

熱愛創作的她,跟隨許旆誠老師學習油畫,今年也有金工作品在台灣原創時尚品牌L’AMOFIREFLY的大稻埕門市展出。她說:「我不只是學技巧,更努力在課堂上認識不同朋友,拓展生活圈。」

 

思鄉情切  生活中找平衡感

 

剛來台灣的前幾年,她十分想家,想念北京胡同裡的柳樹、一坐上計程車便聽到的濃濃北京腔、乾燥涼爽的氣候,當然還有父母。在北京講話時,大家都直來直去,加上請客文化,北京人有著「沒界線」的豪氣。但台灣則完全相反,「台灣人講話很委婉,有次上司對我念了半小時,我還是不知道他要什麼,後來我劈頭問,才知道是要我作一份PPT給他。」丹丹苦笑。

 

每次和親戚朋友吃飯,一開口便因口音成為眾人焦點,上班時也常被問:「妳從哪裡來?」、「挺藍還挺綠?」雖然是聊天,但對話中的分別心,還是讓她不太舒服,也花了些時間調適。(你也會想看:家庭主婦餐桌上的畫家夢)

 

轉化思念 綻放為精彩畫作

 

每年暑假,謝丹丹會帶著女兒高步步回北京。有一年夏天想改變行程去日本玩,女兒說:「從日本回來後,能不能再去北京看看外公外婆?」丹丹驚訝地發現,原來女兒對母親原生家庭和文化也產生了情感和好奇。

 

現在謝丹丹在臺灣雕塑學會工作,藉機練習陶瓷創作;精通UI(User Interface)及程式設計的她,也接些案子以支付工作室的房租。過去和北京家人互動,靠著書信、MSN、E-Mail,現在用微信和家人視訊更方便了。

 

在台生活多年,她的作品裡仍不時透露對故鄉的思念,但對身處的這塊土地,也已經產生了歸屬感。

 

「移人女力」系列由「非常木蘭」與「移人」共同企劃

圖片提供:
葉奕緯

葉奕緯

葉奕緯

文章 5

一位對移民工議題有感,認識很多越南和印尼朋友的人。曾在四方報擔任記者,現在正職是經典雜誌撰述,兼職在移人當獨立記者。會一點印尼語,曾跟隨印尼移工到他的家鄉蘇門答臘,待在他們家一個月,會見他上百位親戚朋友,向他們介紹一位來自臺灣、喜歡印尼的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