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的身體,自由的人 邀扮裝皇后讀繪本,共學媽媽讓孩子看見:勇於扮演自己,這麼美

by  黃詩茹
孩子沒有面露驚訝,也沒有問他是男是女?「他們只是很在意故事的內容,很想和我分享。」

攤開行李箱,造型道具一應俱全,強尼習慣用不同的化妝包分門別類,連鋁箔紙都帶著。「那是用來修剪刀的。工具不帶齊全,我會很焦慮。」仔細上妝,戴上羽毛般的假睫毛,調整好假髮。表情變了,此刻的她是夢蘭嬌。

 

初次扮裝是在劇場設計系的課堂。「大家以一種奇妙的眼光看著我,不是讚嘆、欣賞,也不是厭惡,就是Oh!My God!那種感覺還滿釋放的。」強尼說他不需要切換,扮裝後的她像是第二個人格,但扮裝只是興趣,他的本業是服裝設計師。

 

強尼與夢蘭嬌,都是他 / 她的一部分。汪正翔 / 攝影

以扮裝造型走過國家戲劇院、漫才劇場、同志遊行,甚至倫敦酒吧。同志遊行結束,計程車司機說:「這樣很好,載到你是我的榮幸。」多數人稱讚她勇敢、漂亮,但她不確定孩子會怎麼想?

 

同婚釋憲通過,然後呢?

 

同婚釋憲通過的隔天下午,新北市立圖書館三峽北大分館的兒童閱覽室擠滿人。夢蘭嬌一身粉紅禮服,踩著紅色高跟鞋出場,為孩子朗讀繪本《威廉的洋娃娃》。

 

扮裝皇后說故事(Drag Queen Story Hour)起源於舊金山,延伸至洛杉磯、紐約,第一次出現在台灣,引來不小「關注」。平時約二十人的活動,竟吸引近百人參與,除了共學親子,還有關注性別平等、多元現身的民眾到場支持。

 

促成這場活動的是一群關心公眾事務的媽爸,特色公園改革、學運、社會平權的倡議場合,或許都有他們的身影。而教養的共同議題讓這群媽爸相遇在「親子共學」,包括曾任英國劍橋大學出版社和世新大學講師的李玉華,及曾入圍金鐘獎最佳美術設計的王筱恬。

李玉華(左)及王筱恬(右)不甘於當眼裡只有孩子的媽媽。汪正翔 / 攝影

這群很愛「跳坑」的共學媽爸,自從參加了兒童文學作家幸佳慧的人權繪本工作坊,自發性組成繪本說故事團隊,以剛落成的三峽北大分館兒童閱覽室為據點,辦起「小小公民聽故事、看世界」活動。五月設定為「性別月」,除了夢蘭嬌,也邀請了跨性別女性吳馨恩,以及因教授性教育課程而被檢舉的劉育豪老師。

 

規劃活動時,王筱恬看到朋友強尼在臉書上貼了一段紐約扮裝皇后為孩子讀繪本的影片,臨機一動邀請他加入。強尼雖然一口答應,卻很忐忑。「台灣沒有扮裝皇后的文化。一個男生扮成女生,小孩看了會是什麼狀況?我一直無法想像那個畫面,就算有這麼多影片,我還是覺得現實生活不會那麼美好。」

CJPAPA 陳勇豪 / 攝影

沒有唱跳,沒有道具,夢蘭嬌翻開繪本,與孩子對話,一切樸實自然。孩子沒有面露驚訝,也沒有問他是男是女?為什麼穿女生的衣服?「他們只是很在意故事的內容,很想和我分享。」唯一的意外是她發現手套太滑、翻不了書,這時孩子紛紛上前幫忙。

 

威廉一直想要一個洋娃娃,被哥哥說噁心、被鄰居笑娘娘腔,只有奶奶說:「這樣很好啊!」孩子們也和夢蘭嬌分享他們的熊娃娃、機器人和小毯子。「他們不會立刻學到什麼人生道理,但他們知道很多純真而真實的東西。孩子根本不會覺得你不能站在這裡,或你不應該存在這個世界上,他們只覺得有一個人來說故事,她穿得好漂亮。」

CJPAPA 陳勇豪 / 攝影

活動前,共學媽們曾一度遭遇阻力。性別月活動開始進行,反同人士的質疑隨即出現,這些聲音讓館方開始緊張,「他們害怕任何爭議。」但這群共學媽扛下壓力,只為了讓孩子「看見」。李玉華說,共學媽爸不甘於只當「眼光不離小孩」的親職,我們可以「從孩子眼光看出去」,一起思考這個世界還能變成什麼樣子?讓孩子進入社會後,是比較尊重他們的主體與人權。

 

 

全職媽媽不是只能洗衣煮飯

 

五年來,全台已有40多個共學團,每個共學團由20至25個幼兒家庭組成,以獨立自主的方式運作。他們相信「讓孩子成為他自己」,以對話、討論取代打罵、威脅、利誘,並積極參與公共議題。其中對性別議題有興趣的成員又組成「性別研究社」,並集結對婚姻平權、性平教育有意識的個人、家長親職、同志家庭,以「進步教育家庭聯盟」的名義對外發聲。

 

當媽前,王筱恬就長期關注社運,孩子一歲半時加入共學。她先說起《紙袋公主》的故事:公主不再穿著華麗衣裳,嬌弱地等著王子的親吻,而是套上紙袋,智取噴火龍,英勇救夫。年紀很輕就走進婚姻,最初有爸爸賺錢,媽媽顧家的刻板印象,但走過孩子出生的混亂期,嘗試過女主外,男主內的角色翻轉,他們知道「家」可以不只一種樣子。

(同場加映︱尤美女,婚姻平權不是戰爭,是一場擁抱)

 

 

「全職媽媽不是只能洗衣煮飯、帶小孩,也可以搞媽媽版的社會改革運動。」兩個孩子都是溫柔生產的李玉華,從生產改革行動聯盟接觸到共學。原本想自己投入社會企業,隨著孩子出生,家庭團體動力大變,她說在投入改革前非常有遺失自己的感覺,與伴侶在彼此支援中不斷磨合,現在終於進入舒服的狀態。

 

經歷過傳統教養,她們決定當個能溝通的媽。共學親子的生活是長期而大量的對話。兩人笑說,共學就是個愛講話的團體。對話有前因後果的邏輯,有利害關係的分析,而不會只有乖、坐好、安靜。她們深刻認知「家長」只是家庭中的成員之一,「不會因為我是家長,就要決定你的性別教育,也不是一直告訴他們:『我是大人,你是小孩。』」

 

 

面對性,不刻意避諱,也不將之捧在高處。「我們這一輩接受的都是扭曲的性別教育,面對生產、當媽爸都是零。上一輩是生了就養,但我們太有意識了,我們很努力在做媽爸,反而衝擊更大。」除了日常的討論,她們也帶著孩子走在同志遊行的隊伍中,支持這些人現身。

 

 

 

王筱恬的兒子剛進小班,學習單上畫著男生和女生的圖案,「你是男生還是女生?請圈起來。」一刀畫開的二分法,性別成了學習分類的選項。但她會告訴孩子,世界上不是只有男生和女生,要不要穿裙子都是一種選擇。

 

不擔心孩子進入體制教育後格格不入,「因為這就是社會的樣子。」她們相信練過對話的孩子,知道不用壓抑自己的想法,只要他們願意把問題帶回來,就有機會討論釐清。「很多時候是社會讓孩子沒有權利勇敢、讓他們沒有權力做自己,這就是多元性別的處境。各式各樣的孩子怎麼養起來,多元性別就可以這麼養起來。」(同場加映:祈求不再被歧視,讓大甲媽停轎的最強真情意)

 

 

在「不和諧」的時刻,看見真實的自己

 

捨棄最「便利」的打罵教養,共學媽爸仍是會發脾氣的凡人父母。「你要睡覺,孩子還在身上滾來滾去,還是會忍不住怒火中燒。」這種時刻讓他們看見真實的自己。繪本《No!David!》中的媽媽總是說:不要玩食物、回房間、不要吵。「不是孩子不行,都是媽爸不行。但我們會讓孩子知道那是媽媽的狀態,讓他理解那個狀態從何而來,但媽爸不是不愛他。」

 

李玉華說共學很多時候是在改造成人。「它一直在搗亂每個家庭的舒適圈,很多媽媽一個人帶著孩子實踐,但爸爸一直搗亂,太抗拒了,這不是他們舒適的方式。」家中的隊友還沒站到同一陣線;共學團內,面對不同議題,成員也有各自的光譜,即使意見不同,仍努力讓對話一直發生。「前面有人在跑,後面的人都在看,能跟上的就跟上,想慢慢走的也有人願意等他。」

 

因教授性教育課程被檢舉的劉育豪老師,也來為孩子讀繪本,串起更多性別平權的討論。

從事英語教學多年,李玉華說以前是教案寫好,就要按進度上完,強調「快樂學習」,卻沒有看見孩子的主體。「取悅孩子的快樂,因為我要把知識塞給他,現在孩子的主體性才是我的主題曲。」教學方式大翻轉,現在她終於能唱出孩子的聲音。

 

很多父母是因為教養問題接觸共學,加入後才發現有這麼多公共議題可以關心。夢蘭嬌或許只是孩子的一日回憶,卻串起共學家庭內外對於性平教育的討論。卸下裝扮,強尼樂見這樣的開始,他希望未來有更多扮裝皇后加入,繼續為孩子朗誦這些「戰鬥故事」。

 

圖片提供:
汪正翔、 CJPAPA 陳勇豪

黃詩茹

黃詩茹

文章 70

畢業於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宗教研究所。 現為自由文字工作者,從事文字企劃、採訪撰稿。 願以文字堆疊出一條小徑,通往有光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