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去流浪 在田埂上流浪

by  許雅菁
農田,似乎成了生產的工廠,不禁揣想被機器餵養的我們,有一天是否會成為無知無慾且無感的複製品之一呢?

 青年返鄉、小農復耕的現象,從小眾逐漸成為潮流,並成為地方思考復興經濟、使人口回流的心理或實質依靠。然而,在這樣的潮流裡,台灣絕大部分的農村依然為漫天的農藥味所瀰漫,農業極度商品化,專職生產光澤亮麗的蔬果,而農民與土地也因暴露於過度勞動與藥劑傷害中失去了生命力。生長於農村的我,多年來看著它漸漸失去活力,無法抑制心中難過與疑問,決定踏上以生產有機或低農藥蔬果著稱的北海道,了解他們如何在維護作物品質與自然環境之間取得平衡。

 

在農業裡與自然共處

 

我像帶著一張問卷調查表,以渴求一切解答的急切心情,走訪北海道農村與農產直賣所,前後進入五個農業家庭共同生活,學習各種作物的不同個性,以及農家如何依循節氣選擇作物?如何抵抗病蟲害?有機農場如何經營與銷售等問題。他們無私地接納了我,讓我在近三個月的日子裡,宛若探足涉入一彎溪水,初始沁涼,繼而開啟一切感官,體察並面對自然環境之與人類生活的影響、贈與,或者有時的剝奪。
 

在石狩的HARUKICHI農場,其理念是「依循適合蔬菜生長的季節,提供他們生長茁壯所需的環境。蔬菜才是主角,農家只是支援角色。」因此,人類並毋須時刻扮演作物的唯一捍衛者,若土壤營養均衡得當,植株本身就能健康強壯,蟲蟲咬不動,自然會去尋找其他食物來源。
 

而蘭越町硫酸山的例子,則帶給我最大的震撼。硫酸山曾因北海道開發局大力開採其土壤以建造河堤,造成底下硫黃外露,接觸空氣後因氧化反應使土質形成強酸性,植物無法生長而形成一片光禿禿的黃土。

2003年硫酸山。下島亘/圖片提供

現在的主人下島亘買了該地後,發現土質過酸(ph2.5-1.5),根本無法種植作物,於是開始推行「硫酸山自然再生計畫」,嘗試各種土質改善方法。六年後,他終於以雜草形成的堆肥完成局部植樹成功,之後就交由樹木落葉帶給土壤營養,讓黃土慢慢回復成森林。我拜訪之時,硫酸山上除了森林,甚至有了一塊菜園與溼地。他以雜草堆肥作為溼地基底,並讓水隔絕土壤中的硫黃和空氣接觸,再交由時間與自然帶來草與生物,形成溼地。

最左側是兩年前的雜草的變成黑色土壤堆肥,翻開土,躲藏著許多蚯蚓與小蟲,充滿生氣。右側是新堆的雜草。

硫酸山的森林與菜園,生意盎然。
現在,這裡是蘭越自然生態教育的最佳地點,硫酸山綠化過程成為最佳的教材。他們同時紀錄/拍攝了該地的草木蟲獸樣貌,帶領國內外朋友體驗山林生活,學習與山林共處。多年前決定與一座山共同生活的下島先生,以自身恬淡的生活方式,無形中改變了許多事,影響了許多人。
 

日本農業政策補助與影響
 

小小的台灣,人聲鼎沸,經常聽著人說,跟著人走,連生活也要趕潮流。但在北海道的幾個家庭,我看到他們勇於傾聽自己,對理念堅持與實踐。他們不高呼口號,不宣揚什麼,但是每天一點一滴經營所思所想。而日本對於農業有相當完整且長期的補助政策與配套措施(包含資金、技術、設備等),提供有志從農者相當好的取徑。

 

蘭越的牧野夫婦經歷了311地震後,為遠離福島核電廠,決定從仙台搬到北海道。二年後,正好遇上蘭越地方政府積極推動蕃茄種植,兩人因此參加二年蕃茄研習與實習,並於今年開始第一次經營溫室蕃茄。

 

北美瑛Greens Field農場,松添夫妻則是在十九年前因嚮往自然環境而從大阪搬來北海道。整整十七年的時間,他們都在農家幫忙,另外做除雪、郵差、木工等工作,直到二年前終於貸款購得自己的土地,但如果五年內放棄經營,就必須歸還補助金或利息。因此五年條款的壓力之下,他們暫時無法全心採用有機種植的方式,僅能先以特別栽培法種植,使用有機肥並有意識地減少藥劑用量,適期適地選擇栽培的作物品項,注意其生長狀態,做好植株管理,並將轉型有機做為農場未來主要的目標。

北美瑛,以特別栽培法栽種的南瓜田。

糧食生產與環境成本
 

由於北海道平均溫度較低,慣行農法所需之農藥、除草劑量比本島少了一半,因此成為安全新鮮食物與生態自然著稱的地區。然而此行走訪農村鄉鎮,卻意外地看到其盛名所帶來的危機。山林與水資源被大企業甚至中資獨占剝削,城鄉差距導致鄉村人口日趨高齡化,另外,在日本糧食自給需求的壓力下,北海道多數農場皆採用單一作物大面積種植的方式,增加病蟲害的發生率與農藥施用問題。此外,農業生產過度仰賴大型機械,必須一次性採收,造成高比例的未成熟作物在被棄置於土地,造成不必要的地力消耗。

 

我曾參觀農協(日本農業協同組合,簡稱JA)的花椰菜篩選作業,看到作物因市場追求美觀而被拋棄。在目前蔬菜物流系統中,由於保存及運送成本過高,以及中大盤商或農產機構手續費等問題,農民必須親手銷毀仍可食用的次級蔬果,但實際上其風味不減,也不影響其營養價值。

 

此外。農田,似乎成了生產的工廠,不禁揣想被機器餵養的我們,有一天是否會成為無知無慾且無感的複製品之一呢?當天一朵花椰菜市價215円,JA收購價為100多円,但每朵的手續費是60円,因此農民實質上只獲得約50円。若有一個好的銷售平台,可以拉近農民和消費者的距離,提高農民收入,減低經濟負擔,也許就不需要如此大片種植單一蔬果,減少病蟲害發生,食物也會更健康成長,大家也會吃得更安心。

北美瑛,正在採收豆子的收割機。

採收過後的植株。上層成熟豆子已收割,但下層仍有許多未採收到的豆子。

農產直賣所的角色


即使直賣所遍佈北海道大小鄉鎮,但絕大部分民眾對連鎖超市的依賴仍遠高過直賣所。原因不外乎超市中除農產品之外,其它商品一應俱全,週邊經常搭配餐廳、工作用品、購物等店家。在廣大的北海道,便利是重要的考量。

 

然而,走訪北海道各地大大小小的直賣所,有的像鄉村間的小雜貨,且限假日營業,匯集地方民眾的新鮮蔬果、加工品、手作物或二手商品,物美價廉,服務親切無比。有的則是市郊型的大型直賣所,同時結合農畜產物調理加工的體驗施設,以及推廣地產地消概念的農村餐廳,成為都市人假日休閒的好去處。

 

另外,也有單純做為農產/加工品的銷售平台,同類蔬菜不同品種一字排開,而其位置往往位於交通要道上,成為鄉鎮與都市間的重要農產交流地點。在市場競爭下,不同味道或具特色的食材可能會在商品一致化及低價競爭的體制下,被自然淘汰或排擠,有的則走向高價位。然而由於這裡是由農場直接供貨,因此店內對於多樣化農產的接受度相當高,價位卻相當平實。

 

比如一般市售麵粉為求美觀只取用小麥中心白色的部分,製成樣貌潔白的精緻小麥粉,最營養的茶色外皮則加工成高價健康食品。但在這裡卻可以找到由農場自產的小麥研磨而成、價格平實的小麥全粒粉。此外,直賣所也提供「醜蔬果」的銷售專區,讓外表有瑕疵蔬果依然有機會被品嘗。

惠庭農畜產物直賣所,南瓜種類齊全。
惠庭農畜產物直賣所「醜蔬果」專區,因瓜皮稍有瑕疵,即以半價出售。
直賣所所佔的市售量雖猶遠不及大型超市,卻已逐漸改變人民的消費型態,成為日本市場一股潛在的力量。台灣食安問題刺激下所帶來的有機/無毒農產品潮流若沒有健全的銷售管道,農民的負擔不會減輕,環境的惡化不會停止,而有機/無毒農產品也只會變成上層階級的專利品。

 

如何讓農產品脫離制式的生產/銷售模式,讓消費者對食材的關注直接影響農業型態,進而改善土地環境,這將是未來必須不斷思考的課題。

 


2015年入選雲門舞集「流浪者計畫」 的女性,由非常木蘭贊助經費,並將陸續在本網站分享心情故事與所見所思。

圖片提供:
許雅菁

許雅菁

許雅菁

文章 2

1982年生於彰化,台灣師範大學台灣文化暨語言文學研究所畢業。從小在農田中勞動、奔跑,生活離不開泥土與植物。喜歡自然,熱愛旅行,對各地勞動的人群充滿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