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書房 愛他們就祝福他們

知道現在未婚同居的年輕人多的是,住家附近有所大學,有些學生在外租屋同居,家長知道了也不會大驚小怪。從實際情況來看,同居等於試婚。兩人就過著婚姻生活,所有談戀愛時的「裝潢」都不必要了。男孩可以當著女孩面摳腳丫,女孩早上起來不必先化妝。一位常跟我聊天的女孩有次告訴我:「阿姨,妳知道我為什麼決定跟他結婚嗎?因為我可以在他面前上廁所。」

 

「這有什麼奇怪,你們不是已經同床共枕了嗎?」我瞪著她問。

 

「那不一樣,大小便是絕對私密的事,尤其是大便。他能接受我能不顧忌,這證明我們之間一切都無遮掩。」



哇塞!時代真不一樣了,記得以前有位比我年長的女士曾說,她每天一定比丈夫早起,把自己收拾得整齊美觀,所以他們的婚姻能維持幾十年。這說法似乎吻合漢武帝的李夫人「色衰則愛弛」的道理,不知外遇是否也有這理由。能在丈夫或男友面前不收拾打扮,的確是男女平權的一部分吧!

 

但同居再決定結不結婚,是不是最好的選擇?合適了再結,婚姻是不是真的比較穩固?還沒有什麼統計分析。可是同居真的是現代潮流,是不是幸福,要等這一代人以後婚姻生活如何,才能看出後果吧。潮流是無法阻擋的。有趣的是,選擇越多,煩惱也越多,也是考驗人的智慧吧。



在網路上看到一段有趣的文章。日本有位三十歲單身女士,在網上曬自己的房間。好幾個書架上裝滿書和最新的遊戲,宣稱有這樣的房間就不需要男朋友了。結果很多男網友要求做朋友、愛人,甚至入贅也行。我不懂他們是愛那位女士呢還是房間?還是認為有這樣豐富內容的房間應該經濟能力不錯?不過這位女士選擇要房間不要男友倒是挺特立獨行的,精神生活滿足也可以活下去。

 

而不結婚不同居的人也出現了,他們自由自在,都市生活方便,有虛擬的或代用的性對象。還有找幾個興趣相投的朋友同居,也過著洗衣、煮飯、打掃的家庭生活。

 

春節前幾天收到一封從美國寄來的信,現在已經絕少有人郵寄信件了,所以我立刻知道是誰。打開來有張照片,五十多歲的她依然俐落短髮,她的她比較年輕長髮拂肩,中間一個五,六歲的小女孩,大眼小嘴肥肥的小臉可愛極了;這孩子我從她嬰兒照片看到長大,每年我都會收到一封信,在台灣時她是常和我通電話的小朋友。因為我從不批評她的性向,我們可以聊天。她依親去了美國以後,和一位她組成一個家,人工受孕生了一個女孩。幸運的是她們住的地方最近通過同性可以結婚,所以她們準備再生一個孩子。

 

但性向是天生的,不是自己選擇的。有一位同志的媽媽說:「我贊成他是同志,如果他不是就絕不可能變是。我反對他、如果他是也絕不會變不是,愛他就只有祝福他。」



我想同樣的道理用在對子女交友或婚姻的態度上,也是成熟的處理方法吧。那是他們自己的選擇,愛他們就祝福他們,到了談戀愛和婚姻的時候,他們都是成年人了。

 

同性同居在今天台灣的社會已是公開的事,甚至已能合法結婚。我想除了法以外,家人和親戚的壓力更大吧?看過一部俄國電影《誰來為我摘月亮》,用喜劇風格描述女主角未婚懷孕的壓力。全片是胎兒旁白,最後女主角逃到屋頂上,她智障的弟弟在房屋牆上按了一個開關,屋頂就變成一個飛毯冉冉升起。飛越遼闊大海,穿過雲層,向炫亮的遠處飛去,遠離那些指手畫腳、口沫橫飛、自以為是正義的村民。

 

都市人不像過去封閉的小鄉村,一家的事就是全村人的事,都市人有家人和親戚這種關係,當然大部分是個人的助力,但卻常常是壓力。我覺得家人是因為愛,親戚是為了什麼呢?誰嫁了誰、誰娶了誰、誰的女兒那麼老還不結婚,誰家父母住進養老院、……關親戚什麼事呢?每個成年人都有選擇自己喜歡的生活的權利,父母對子女的愛也不應該是要換取自己的盼望吧?

 

既然是自己的選擇,享受甜蜜的收穫,一旦碰到痛苦或失敗,就得靠自己來解決了。

 

今天的婚姻已不是圍城,城門大開,進出方便,全看個人的選擇了。過好自己選擇的生活,就是幸福。

 

 


        名:給比我年輕的女朋友

        版:遠流

        薇薇夫人

作者簡介:本名樂茞軍,總是用豁達心胸去理解家庭的疑難雜症,26年來憑藉「薇薇夫人專欄」陪伴許多婦女走過人生幽谷的「薇薇夫人」,是許多人的偶像,更是人際關係的導師,為女性朋友解開婆媳、夫妻、親子之間的疑惑。今年88歲的薇薇夫人從「樂在其中的那些情愛」、「活在當下的那些趣味」、「人想獨處的那份自在」、「生命謝幕的那份灑脫」出發,得出無論時代如何變遷、價值觀如何改變,都能「樂活人生」的感思。

 

同場加映

出櫃的母親:沒有誰的選擇不可告人

 

圖片提供:
unsplas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