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專欄莎韻 活到一百歲的名字

觀點專欄 莎韻 活到一百歲的名字

泰雅族金岳部落最後一位嫻熟織布技藝的80多歲阿嬤,有著家喻戶曉的名字莎韻,她告訴我,這個名字很好,可以活到100歲。在這張影像中,我融合了莎韻的編織作品,她的生活故事剪影以及宗教信仰。READ>

看見女力織布機咚咚聲 太魯閣族這樣說愛

看見女力 織布機咚咚聲 太魯閣族這樣說愛

踏進太魯閣織娘宋美枝家中,印入眼簾的是傳統織布機(ubon)上,一匹還沒織完的布料。她溫柔撥弄著作品使用的線材,有的拆自女兒強褓時期的毛線帽、有的拆自先生穿不下的毛線衣,經緯線交織出的細緻圖案,就像一家人的情感般,濃密而不可分離。READ>

看見女力送樂器到部落 回家福袋熱賣中

看見女力 送樂器到部落 回家福袋熱賣中

年輕的父母離家打拚,隔代教養是部落常見的問題。教會的長老及牧師雖有心開設音樂班陪伴孩子成長,卻沒錢買樂器。去年,一群熱心公益的MAZDA車友彼此號召,為台東卑南的初鹿部落募到25把烏克麗麗與2把木吉他,為台東金鋒的歷坵部落募到了電子琴與電子鼓。READ>

觀點專欄當「工具人」不行嗎?

觀點專欄 當「工具人」不行嗎?

如果有一天,我們有一點能力、影響力的話,一定要記得,千萬不要「幫」弱勢發聲,因為那是一種極大的傲慢,但我們可以當講台,讓弱者有踩腳的地方,站在足夠的高度被看到。我們可以當翻譯,讓弱勢者的聲音被聽懂。我們可以當擴音器,讓微弱的聲音被聽到。 READ>

看見女力魚麗 用閱讀與食物和社會對話

看見女力 魚麗 用閱讀與食物和社會對話

與其說魚麗是一個「事業體」,其實它更像是把書與傳統工夫菜作為媒介,來進行社會工作的平臺。曾經有客人希望魚麗為小孩做午餐便當,若以商業經營的成本和獲利考量,一點都不划算。但是蘇紋雯認為給孩子吃頓安心的午餐更重要,就做了一陣子愛心便當。受惠的孩子曾在學校作文中表達滿滿的感謝。READ>

看見女力從黑手到寫手 周嬌娥找到心的方向

看見女力 從黑手到寫手 周嬌娥找到心的方向

「四十歲左右,我想通了,再這樣過日子我會受不了。」周嬌娥說,她清楚自己必須為不斷湧現的情感尋找出口,於是在先生的體恤下,周嬌娥回歸山林,重回花草樹木環繞的生活,加上閱讀和寫作,曾經與土地親密的連繫,此時也成為她心靈煩躁時解開謎團的線索。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