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故事 她的那條街

by 餘時
她的那條街

赤峰街,是母親出生成長之地,但母親不曾叨絮她的過往,若「赤峰街」曾從她的口中流出,亦短如一個呼吸,若我不即時捉握,早就消散無影。

母親年歲已長,平時做什麼都隨著我們做女兒的。一向無意見的她竟有天主動說要去赤峰街。

我納悶:怎麼突然說要去那兒?

「聽你外甥女說那兒開了好多間小店,我和你阿姨們去過,可能是太早都沒開。」母親停了一下,「我們老家下面的店也沒開。」

原來這一番輾轉是想帶我們去看她的老家。

星期天下午,我挽著母親的手臂往前走。母親因腰椎突出而不得不左右搖擺的身體,像是歲月鐘擺,一拍一拍、一拍一拍。

可是老家在那兒啊?母親抬著頭,瞇著眼,在一側的巷弄間尋找曾經熟悉的線索。

即便仍有一些日治時期留下的二層樓房,不過大部分都已改建,若要尋那懷舊味道,只剩下仍似站崗的小尖兵般的二樓小陽台憑欄。

「從這條巷子進去?不對,不是這間。啊!在下一條,轉角那間。」

看到了,緊臨著南京西路25巷,極其普通的二層樓房,一樓是間汽車喇叭專門店,二樓則是讓磁磚包的緊實,上頭有著洋鐵加蓋。

「以前旁邊就是火車軌道,火車好壞,每天早上六點一定會鳴汽笛,讓我們在睡夢中嚇的跳起來,所以我們上學沒一次遲到過。」

母親的聲音裡竟仍聽出些許怨懟,經過了大半個世紀後。

火車早被卸下車輪,汽笛噤了聲,母親的生命悄悄的換上新的時刻表。

「你爸來過我家裡兩次吧!」

大學畢業後,母親進了公家機關,認識了父親。父親在民國38年前就來到了台灣,顛沛流離的生活讓他一直未娶,直到遇見母親才心動。辦公室的同事也有心撮合,大夥兒相約看電影,可是到了開場前,各種藉口用上,最後只剩下父親與母親站在電影院門口。若是母親推托婉拒,父親也絕對不會勉強,但是母親沒有,不但接下了電影票,也自此接下了父親的情。

「交往後你爸爸送我回家,結果被你阿公看到,大發雷霆,而且還說你爸爸怎麼這麼瘦,是不是身體有毛病?」

後來母親的上司特地到家裡與外公掛保證,說父親的身體絕對沒問題。另一位與母親從小一起長大,深獲外公信任的女同學也與外公做了深談,外公這才首肯。

當母親在敘述這段往事時,臉微微側著一邊,嘴角是最淺的笑容,就如同我珍藏的,當年母親的黑白結婚照一般。

父親過世快40年,勇敢如母親,亦少提起父親名字,但在她的胸懷裡不知藏了多少與父親的珍愛回憶,讓她在孤獨年歲中得以不斷反芻。

歲月的重量讓母親的步伐變得不穩,那天下午,我挽著母親的手,陪著她,走過過去,陪著她,走過短短的一條街。

餘時

餘時

文章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