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生活 為乳癌篩檢「品牌再造」,以設計推動社會創新的起點

在2016臺北世界設計之都,楊振甫所發起的「5% Design Action社會創新平台」,拿下了當年金點設計獎特別舉辦的「年度特別獎社會設計獎」。它不是一樣有形的產品或空間,而是一套服務設計的邏輯,主張讓設計師、相關專業人士與利害關係人在「開放式創新」的架構下,共同為面臨的社會挑戰找出解決方案,並推動成果的落實與擴散。

 

一切源於2013年的一項實驗性計畫「午後的奶察」。看到擔任護士的妻子於懷孕期間,因推廣乳癌篩檢而心力交瘁,楊振甫開始思考改善問題的可能。他透過一則在社群媒體上的貼文,成功號召一群台灣設計師投入業餘的少量(5%)時間,為乳癌篩檢推廣一事進行「品牌再造」,將之重新包裝成喝下午茶般的愜意活動;加上檢查過程透明化等整體篩檢服務的再設計,這群設計師嘗試用平易近人的溝通方式,減少女性民眾對於癌篩的恐懼,並提升篩檢率。

 

 

 

原先楊振甫並無預期能夠獲得多大的迴響,卻在短短兩天內,吸引到80多位不同領域設計師的熱情響應,令這項運用設計來推廣癌症篩檢防治的構想,在集結眾人之力之下得以實現。在這次設計行動所積攢的經驗和能量,不僅醞釀成為5% Design Action的起點,之後他們也持續將這套行動架構,運用在環境、教育、經濟、健康等議題的發掘與因應,「我認為唯有背後的機制與模式設計得夠好,才能夠源源不斷地產出好的設計。」楊振甫說,「我想設計的是那座引擎。」

 

這座引擎實際上是怎麼運作的?

 

在面對複雜的社會挑戰時,5% Design Action以「開放式社會創新設計」為方針。楊振甫舉例,長期以來他們觀察到許多家庭照護者對於「友善職場」的需求,像是企業主能否讓員工兼顧工作與照顧家中老幼的職責,或是家庭照護者如何重返職場、有無資源幫助銜接等,其實一直都有關注勞權、婦女議題的相關團體,不斷尋求前述問題的改善,但也常因為其既有思考模式、資源或立場的限制,「沒有想到原來這個問題可以這樣突破。」而這往往正是議題的痛點所在,如人力成本的考量,是企業主不願或難以改變的根本原因。

 

為尋求改變的突破口,他們邀請議題中的需求者、服務提供者與利害關係人參與討論,從多方觀點拼出議題的全貌,梳理至今無法解決的問題和背後原因。在確認需要哪些專業人士和設計師協助之後,再從不同領域或組織中招募串聯出一支「全明星隊」,一起思考和共創(co-create)可能的解決方案。

 

對此楊振甫也提到,「我們經常笑說自己是議題的『非利害關係人』。」這是因為設計師的中立身份,讓他們在切入許多社會議題時相對容易,「大家對於『設計』這個詞都存有一定的需求和想像。事實上,各行各業都需要設計的參與,來把議題理得更清楚、將溝通做得更完善,也讓介面設計得更好。」他認為這是設計有機會在不同社會挑戰中落實和發揮力量的原因。

 

 

例如針對家庭照護與友善職場的議題,不只勞資雙方,工作媒合也是可行的切入點。近來5% Design Action就在與人力銀行研擬設計新的工作媒合平台,嘗試為想回到職場的家庭照護者,從媒合服務的改善,提供工時更彈性的工作選擇,甚至延伸至照護資源、職能培力及心理輔導課程。楊振甫認為,「這些需求的滿足一方面是商機,另一方面也有它應該具備的社會意義。」

 

 

 

「我們樂於提供好的工具、機制和服務,讓更多的人一起參與。」5% Design Action計畫強調的開放性,最後一個層次落實在成果的分享。楊振甫強調,社會挑戰和問題何其多,不可能靠單一團隊就能解決,他們期望做好基本功,藉由文字、影像紀錄與個案分析等方式,讓設計行動的運作經驗,能擴散到教育、城鄉翻轉、女性、能源等議題,並可以此行動架構為基礎來進行調整和深化,創造更多以設計推動社會創新的機會。

 

讓在地發展經驗成為創新的培養皿

 

隨著近年台灣65歲人口突破14%,正式邁入高齡社會,政府亦準備推動長照2.0,楊振甫與5% Design Action近年發起的設計行動,也對於高齡、少子化、長照等當前重要議題多有耕耘,如2016年「老派人生之必要—高齡健康促進之創新設計」及2017年「這個春天,開始陪伴—高齡長照創新設計」,嘗試提出台灣未來因應高齡社會的創新解決方案。

 

楊振甫認為,向北歐、日本等在因應高齡社會已行之有年的國家汲取經驗時,社會及文化因素需要被慎重考量,即國外的成功案例值得參考,但因各地歷史、文化、法律、產業發展的脈絡不同,不見得可完全複製。例如在長照的議題上,東西方社會就有很不一樣的觀點。

 

 

楊振甫舉例,北歐的年長者赴安養院,大多為了更多與其他同齡人互動的機會,或獲得更好的專業照護,是出於自願且理想的規劃;但在華人或台灣社會,可能就不符合傳統對於「孝順」的理解。這樣的落差,源於東西方哲學與對於家庭關係觀念的差異性,西方文化談人本主義,亦即要實現自己,因而個體的價值被彰顯到最大;相對而言,東方或華人社會則較為重視長幼、孝道等家庭倫理,也講求群體之間的關係。這些社會文化的差異性反映在設計議題上,會是設計師必須考量的問題。

 

即使是同樣一項設計,楊振甫提到,東西方也會有很多因歷史和人文脈絡所形成的特殊性,因此華人設計肯定有自己的特色、中心思想、價值或追求。對於國外的設計案例,他認為可以汲取成功經驗,但在與社會文化關聯性較強的部分,「一定需要轉化,因為我們自己在地的文化有特殊性。設計可以結合國外好的概念,但這些概念在進到台灣或東方社會時,肯定需要新的載體。」

 

例如,在照護失智症患者的過程中,有個特別棘手的狀況是「黃昏症候群」。每到下午四、五點,患者會變得煩躁焦慮、急於回家,對此北歐有照護機構在走廊設計模擬公車站,以在情境中自然引導的方式,取代強行制止的做法。楊振甫提到同樣的設計,也曾被台灣一間照護機構挪用,但不同的是,他們將公車站轉化成廟口或郵局這樣老一輩的日常聚會場所,不僅將台灣在地文化特色融入照護現場,也能與長者們的生命經驗連結,讓設計概念有效發揮,是令他印象特別深刻的案例。

 

 

談及高齡、少子化現象,楊振甫認為不僅關乎健康層面,也涉及勞動力缺乏等經濟層面的問題。他也指出,儘管這些現象帶給台灣社會許多挑戰,但在這個社會結構下若能發展出解決方案,對於還未面臨如此極端情況的國家或地區,台灣的設計經驗就會是社會創新的標竿,「我們所面臨的極端挑戰,將成為創新的培養皿。」這也是台灣的機會所在。近來,5% Design Action就在嘗試串聯起新北市、香港和上海三地,針對一些共同的社會挑戰,如家庭照護、友善職場等議題,在跨城市交流中一起探索解決的可能。

 

從設計到社會設計,你必須更有耐心

 

回顧5% Design Action這五年的一路走來,楊振甫在談及如何讓設計介入幫助解決社會議題時提到,他們的第一項設計行動「午後的奶察」,在今年終於有機會到上海落實,「很多時候我只能說,在設計進入社會設計的過程中,我們必須要學的是更有耐心。」

 

「社會設計真的不是新的名詞,只不過是現在更有系統和方法地在做這件事情。」楊振甫認為,回顧過去一些技術或商業上的突破,像是城市下水道、冷藏設備、電話等發明,很多時候其實都在帶動社會的前進。「如果把時間的光譜拉得更長遠,社會設計其實一直在發生,只不過我們曾經陷於經濟導向的時代,過於專注追求新經濟的發展。若回頭思考這個議題,會發現我們其實經歷了很多具有跨時代意義的社會設計。」

 

說來多少有點語重心長。「設計介入社會的複雜度,比起商業要來得高,因為社會系統和其中所牽涉到利害關係人的複雜程度,遠超乎我們想像。但也因為如此,當設計進入到社會設計的階段,它所推動的力量也很巨大。」雖然難以在短時間內就看到設計帶來的變革,楊振甫說,「每一次設計行動的推動,肯定會存在一種時代的意義。」

 

 

楊振甫小檔案

楊振甫(Kevin Yang),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工商業設計系博士、美國南伊利諾大學財務管理碩士、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現任 DreamVok意集設計執行長、5% Design Action社會設計平台執行長、國立清華大學及輔仁大學兼任助理教授。過去主要從事跨領域設計研究,長期協助國內外品牌廠商導入服務與產品創新設計思維,著有《打開服務設計的秘密》、《未來生活體驗設計》、《未來生活的創新提案》與出版《次世代的科技新美學》等書。

 

本文轉載自:金點設計獎—「觀點-大師談華人市場設計」

 

同場加映

讓身障者的創造力被社會認識:三明治工

只租不賣青瓢杯,目標:零免洗杯垃圾!

街角名片計畫,改變從招牌開始

圖片提供:
金點設計獎—「觀點-大師談華人市場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