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創新 《眉角》劉美妤 照亮議題背光面

by  蘇惠昭
為沒有聲音的人說話,這是獨立媒體存在的價值。

劉美妤的名片,一面印著《眉角》的副總編輯(註:也是發行人),另一面,是黑底反白的兩個大字「脈絡」。

 

她剛滿28歲,還是許多人去八仙樂園參加彩粉趴的年紀,但四年多前,在《破週報》擔任記者時,就寫過五千多字,關於慈濟內湖開發案的報導,仔細析理其來龍去脈,以及當地人的控訴。
 

 

證據公理 想像脈絡
 

「脈絡」對劉美妤至關緊要,可能也是她最常使用的詞彙。凡事必然有前因後果,有前世今生,但媒體通常只抽出一個片段,給你拼圖的一小片,再以一行標語下結論,日復一日,為讀者架構了一個去脈絡的世界,然後抓著這一點零碎,街頭巷尾開始評論,哇啦哇啦哇啦。

 

《眉角》試圖改變。

 

《眉角》成立時,藝術總監「小子」依照對四個全職員工的理解,各自賜給一個代表詞,要說是關鍵字也行,印在名片背面。總編輯鐘聖雄是「證據」,記者、研究編輯黃驛淵是「公理」,美術編輯陳以箴是「想像」,而劉美妤則是「脈絡」。

 

話說回來,《眉角》到底是什麼?如果你在媒體圈、社運界,習慣到獨立書店買書,很可能已經接觸到,除此之外,它與以電視新聞為主食的社會大眾,就像一條河的兩岸。
 

 

回家 參與台灣的改變
 

陳映真創辦《人間》,而鐘聖雄催生《眉角》,不同的世代,以不同的方式。

創辦紙本雜誌的發想來自36歲的鍾聖雄,他在公視網路媒體PNN獨立新聞網工作,他的紀實攝影專題《南風》獲2014年年度卓越新聞攝影獎。去年七月,鐘聖雄去聽一場討論自由貿易之弊的論壇,與談人之一,是在獨立評論@天下寫「紐約情書」專欄的劉美妤。

 

兩人原來就相識,當時劉美妤才剛放棄美國給的工作簽證回到台灣,那是她回國後第一次碰到鐘聖雄。

 

繼續留美國當記者還是回家?為這事劉美妤思考了兩個月。如果不回台灣,年深日久,她終將漂流到一方觸及不到台灣的所在,隔著太平洋遙望著台灣的改變,霧裡看花似的,「那樣我一定會後悔」。

 

她不想錯過台灣的改變,她的熱情,也在這塊土地。

 

理解到媒體的角色,是劉美妤在台大外文系念書,參與樂生療養院抗爭案時,「我們在抗爭,但媒體視之為一場展演。」鏡頭對著劉美妤,她出現在電視畫面,但她確信,作為議題的傳播者,主流媒體當真不理解這群大學生在幹嘛,訴求為何,大眾無法透過報導看到樂生背後複雜的建設與龐大利益糾葛。

 

不妥協 為沒聲音的人說話
 

一開始她就計畫出國念研究所,但期許之前必須有工作經驗並經濟獨立,於是考進「中立客觀」的中央社做了「22k專案」下的記者,主跑體育,也時常代班藝文線,當一則報導被編輯全篇扭曲成迎合執政者口味的文章,「我不想和錯誤的體制妥協。」半年後她選擇辭去工作,回到台大當旁聽課程,也和一起經營咖啡店的朋友推動反核相關活動,兩個月後轉進「破週報」。
 


 

「破週報」很酷,它要求主觀的,批判性的,有觀點的報導,在這裡劉美妤是觀察者,聆聽者,也必須是用功的閱讀者,她同時與一群在獨立媒體或原民台工作的記者、阿美族社運參與者成立組織,進行阿美族土地主權相關議題倡議,正式成為一名運動者。族群文化的存續是一條漫漫長路,一直到現在,蘇迪勒颱風重創台灣,劉美妤重新回到溪州部落,沉痛的寫出《泥漫溪州部落,說好的社會住宅呢?》。

 

如果主流媒體是鎂光燈,把燈光打在議題上,但那光照不到背後的陰影,劉美妤認為,這就是獨立媒體要cover的,獨立媒體必須走在前面,繞到燈光打不到的背面,把議題深耕到一個階段,為沒有聲音的人說話,給予力量,這是獨立媒體存在的價值之一。

 

步出無菌室 靠自己的力量飛
 

父母都是中學老師,她則一路念好學校,「在無菌室長大」,劉美妤猜想,也許這是中產階級子女的某種反骨,必須把自己拋擲到體制之外鍛鍊,上街頭磨練,直到長出翅膀,自由飛翔。

 

有一度她打算念族群研究或人類學,但有教授勸說這不太好,會找不到工作,所以擠進入學門檻超高的哥大新聞所,每天睡不到四小時拚了一年拿到學位,然後成為紐約時報的特約記者。她的同學們,多半立志進入主流媒體。
 

 

到台灣,原來的計畫則是脫離媒體,找一份非營利組織的工作,再過幾年,也許辦一本類似《紐約客》的雜誌,寫紀實文學,或者劇本。劉美妤從來沒有放棄創作的夢,書包裡恆常放一本小說,採訪這天是勒瑰恩的《一無所有》。

 

但是怎麼辦,辦雜誌的機會來得太早了。

 

募資辦雜誌 寫進台灣媒體史
 

討論自由貿易之弊的論壇結束後,鍾聖雄把劉美妤拉到會場外聊天,說他已經找了小子當藝術總監,想創辦一本像《Colors》的雜誌,每一期以一個引出當代議題的關鍵字,配上厲害的資訊圖表,強烈的設計感,問劉美妤要不要一起來玩。

 

劉美妤剛好很喜歡《Colors》,她記得有一期的關鍵字是「Moving House」。「搬家」,這題目有甚麼好做的?《Colors》就這麼做:一開始是一張人類大遷徙圖,告訴你人類如何從東非大裂谷擴散,接著告訴你非洲人的搬家,因為內戰;西班牙人的搬家,因為經濟垮掉付不起房貸;英國人的搬家,因為全球暖化,海岸線被侵蝕。還有中美洲的人民如何偷渡到美國,中國人如何被迫遷……。每一個子題都不是新聞,甚至已談到爛,但是把它們串連起來,就會呈現不同的樣貌,傳遞某種觀點。

 

志同道合,所見略同耶,劉美妤心想。
 

 

他們沒有錢,但不想找金主,不想有廣告,不想被書店折扣綁架,唯一的方法,就是向群眾募資,一如罷免蔡正元的割闌尾計畫。

 

於是2015年2月11日到3月16日,這三十四天發生了一件將寫進台灣媒體史的事,透過SOS募資平台,有2597人貢獻四百八十五萬元,催生了一本強調做「慢新聞」的雜誌,就是《眉角》雙月刊。

 

2597是一個出乎意料的數字,一本冷門書若能賣到2597,算是空前的成功了。鐘聖雄和劉美妤原來也不敢太樂觀,但是衝著兩人在媒體圈的知名度,一支「五分鐘聽懂《眉角》創刊計畫」短片,以及集資期間推出的試刊號「食安瞳鈴眼」,噹噹,在這個轉傳與分享當道的網路時代,從一個人到一群人,他們達陣了。

 

我們的初衷是「讓想像力奪權」,議題不是冷硬生澀的鐵板一塊,所有事件背後都有著飽滿的故事脈絡,以關鍵字為引信,剖析議題、看見問題的「眉角」,讀者將對世界有更深的理解和想像。

 

顯然很多人認同,也願意用新台幣支持這樣的理念。

 

敢於失敗 扛自己的人生
 

《眉角》第一期「佔領」,五月出刊,七月二刷,第一期預先公告第二期關鍵字「開飯」,開了推薦書單,並在編輯重地暗角咖啡舉辦讀書會,鐘聖雄一再叮囑記者:「高中生,要想像自己是寫給高中生看」。

 

這一年,至少這一年,《眉角》會轟轟然花開六期,劉美妤燃燒,付出,同時學習與吸取養分,未來,則取決於這一年的努力。
 


 

有人說她太年輕,江湖經驗不足,劉美妤往好處想,她年輕,單身,要做的事不必得到任何人的允許,而父母都健康,還不需要照顧。因為成長經驗,她自信有能力聽懂他人的滄桑,縫合世代的差異。「我肩上只要扛自己的人生,而且很重要的一點,不怕失敗,可以失敗。」

 

這就是劉美妤的「脈絡」。

 

 

圖片提供:
劉美妤

蘇惠昭

蘇惠昭

文章 45

自由撰稿 人物採訪/報導 看書、養貓、逐花、拍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