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生活 上山下海的設計力!讓青蚵嫂微笑的畢業製作

by  黃詩茹
習以為常的存在,正是思索設計美學與城市景觀的最佳案例。

正在期待兩個月後登場的新一代設計展嗎?看見這群年輕設計師愛土地的方式,你會更加期待。「台灣之光」「蚵蚵蚵:復蚵計畫」,六個女孩,兩組人馬不約而同因畢業製作的機緣,開啟向土地學習的契機,她們抬起頭、彎下腰,聽著山的呼吸,聞著海的氣息,用年輕的設計思維關心那些就在我們身邊的「日常小事」。

用設計愛台灣,賴加瑜(左上)、潘薏心(左下)以及王俐文、翁鈺婷、侯佩君和劉珮萱(右圖由右至左)的畢業製作裡,有年輕世代對土地的愛。

台灣之光-60盞特色路燈大放閃

 

賴加瑜和潘薏心,是輔大應用美術系的同學,為了找尋造型路燈,展開環台跳島的大冒險,記錄下我們習以為常,甚至視而不見的「台灣之光」。經過曲曲折折的路程,不但獲得「2016新一代設計展-金點新秀設計獎」的肯定,甚至開出意外的花果,出版了《台灣之光-60盞特色路燈大放閃》一書。

 

有了題目之後,決定載體與插畫風格被她們笑稱是一段鬼打牆的過程,最後採用兩人都能掌控的電腦繪圖,以仿版畫的形式呈現,就此展開「邊跑邊畫」的考察之旅。除了上網收集資料、親朋好友幫忙留意,剩下就只能靠雙腳沿路尋找,兩人利用週末跑遍台灣各縣市,走過濕地、漁港、鄉鎮名勝,有時是無人火車站,有時是一天只有零星公車的山區,她們的足跡甚至遍及蘭嶼和小琉球。

 

 

「找到路燈後,除了拍照、繪圖,還要觀察當地的地標、人文特色,收集文案素材,雖然很想趁田調順便玩,但常常都在趕火車。」主修宗教系的加瑜原本希望利用設計協助宗教和社福團體,沒想到鑽進設計領域,越學越覺得不簡單,而這趟考察讓她踏出熟悉的生活圈,真正認識台灣的好山好水。(你也會想看:職人誌 工藝職人報你知)

 

大開眼界的另類抓寶之旅

 

隨著田調的進行,關渡濕地的白鷺鷥路燈、桃園大園的飛機路燈、台中后里的鐵馬路燈、雲林林內的八色鳥路燈,到嘉義義竹的賽鴿笭路燈、屏東琉球的熱帶魚路燈、宜蘭三星的青蔥路燈,無論是歷史故事、名勝特產、原生動植物,都讓這些路燈成了名符其實的台灣之光,甚至成為當地推廣觀光、吸引遊客造訪的原因。

 

因找尋路燈而愛上東台灣的兩人都說:「東台灣的路燈很有特色,而且人都好熱情!」尤其台東的路燈多由鄉鎮公所負責發包,加上豐富的原住民文化,讓她們挖掘到許多故事,例如台東太麻里的金崙車站,在2010年前只有一盞路燈,村長爭取經費安裝後,為符合當地部落風情,路燈採鹿頭造型,紀錄下早期金崙山區常有梅花鹿與水鹿出沒的歷史,燈柱及基座則是原住民的杵臼,四周還有排灣族人圍繞的圖紋。鹿頭路燈完工後,不僅照亮居民回家的路,更有不少遊客指名造訪,連村長都沒想到路燈也能「拚觀光」。

(你也會想看:李欣芸與吉雷米 跟著音樂與三太子遇見最美的台灣)

 

關於路燈的有趣提問

 

除了引發觀光效益,就在家門口的路燈對居民來說也牽涉到風水、觀感的問題,包括高度、照度、結構,還有明滅時間、設置間隔,甚至哪些地方不宜設置路燈、光害是否影響生態、如何報修、電費由誰支付等細節都藏了大學問,對設計者而言,習以為常的存在正是思索設計美學與城市景觀的最佳案例。

 

 

在路燈案例上網分享後,兩人也收到許多有趣的提問。例如台東大武的油帶魚路燈,造型融合當地盛產的油帶魚和俗稱「台灣阿嬤」的台灣原生種蝴蝶蘭,但就有當地的網友詢問:「為什麼蝴蝶蘭是桃紅色,而不是白色呢?」原來大武當地產的是白花蝴蝶蘭,而紅花是蘭嶼的特有品種,為此她們特地去電詢問公所、甚至輾轉找到當初的設計公司,才得知原來當時為了配色,公所選擇了顯眼的桃紅色,微小的美中不足也成了設計人眼中不能輕輕放過的大事。

 

與招牌同樣重要的城市名片

 

路燈點亮了年輕世代親近土地的道路,也讓她們開始思索城市景觀與生活美學的議題。「路燈造型多樣化是好事,但如果街區很亂,整體景觀就不美,像招牌、電線桿、停車格等周圍景觀也應一併考量。」對加瑜而言,美學不只來自設計,也包括美感教育與使用習慣的養成。

 

而自稱是「都市俗」的薏心不僅藉由這趟旅程打開眼界,也更體會到設計除了當下的創意,還得考量後續的維護與管理。「造型路燈的顏色通常比較豐富,後續需要購買不同的漆才能維修,也曾出現是否應統一顏色的討論,所以設計時也應思考美觀和維護的中庸之道。」兩個愛畫畫的女生,仍在設計的修練之路上前行,她們希望透過這本書,讓大家抬起頭,看看身邊那些「簡單卻不簡單」的事物。

(你也會想看:街角名片計畫 改變從招牌開始) 

 

蚵蚵蚵kēkēkē-復蚵計畫   

 

由王俐文、侯佩君、翁鈺婷和劉珮萱,四位南臺科技大學創新產品設計系的女孩組成的「蚵蚵蚵kēkēkē-復蚵計畫」則是透過社會設計的實踐,嘗試提供剖蚵工舒適省力的工作環境。

 

原來鈺婷的阿嬤和媽媽都是嘉義東石的剖蚵工,「小時候都蹲在旁邊抓螃蟹,不曾注意到阿嬤的職業傷害,長大後常聽她說腰痠,才覺得這是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孫女對阿嬤的心疼成了「復蚵計畫」的契機,為了瞭解蚵產業及剖蚵工的工作流程,她們親自跟著阿嬤體驗剖蚵,「青蚵嫂」的初體驗就像一場震撼教育。

 

 

 

盤商卸貨後,婦女們要將一籃超過100公斤重的成蚵放上推車,推回自家後再合力拉下籃子、倒出成蚵,坐在約25公分高的矮凳上剖蚵,以屈膝彎背的姿勢工作將近9小時,才能剖完1.5籃的份量。「我們不知道手要怎麼施力,都市小孩又怕髒,才坐兩個小時就全身痠痛。」突破心理障礙的體驗也讓她們決定將設計鎖定在簡化流程、整合工具,讓平均年齡層約50至70歲的青蚵嫂能抬頭挺胸地工作。

(你也會想看:讓老人Eatwell 姚彥慈設計創意餐具)

 

心疼阿嬤 「青蚵嫂」的初體驗

 

經過產業分析與數據統計,她們決定發揮產品設計的專長,將企圖改良的項目整合在一台「傾蚵仔車」上,將傳統兩輪推車改為兩段式槓桿的四輪推車,形成省力推車結合剖蚵工作平台的結構。首先將推車底盤改為U型棧板,可直接崁入蚵籃下方,利用第一段槓桿,壓下踏板即可利用輕鬆推運,省去將蚵籃搬到推車上的費力動作。

 

「整台車的結構是最難突破的地方,要計算槓桿、重力和高度,只要差一點點就會差很多。」第二段槓桿則將傾蚵仔車平放成為剖蚵的工作平台,一人就能將成蚵傾倒在40公分高的工作台面上,剖蚵工不再需要長時間彎腰,同時改善衛生條件。一氣呵成的工作流程,背後是無數的結構實驗,「除了請教結構專長的老師,還要製作草模和精模,反覆推算、修改,還要帶回去請阿嬤實際測試。」

 

 

 

 

除了傾蚵仔車,她們同時設計了「剖蚵工具組」,結合椅凳和蚵肉盆,並將所有工具裝在箱體中,讓剖蚵工能提了就走。其中蚵肉盆的尺寸也經過精心計算,「考量蚵肉的新鮮度,蚵肉盆的尺寸設定在工作一小時,大約裝滿兩公斤的重量,青蚵嫂就必須將蚵肉送去冷藏,這也是讓她們有機會站起來走動。」

 

阿嬤起初也對她們的計畫半信半疑,直到後來親自操作精模,「將近八十歲的阿嬤輕輕一拉就能推動傾蚵仔車,那時她就有被感動到,還引來其他青蚵嫂圍觀。」沒想到孫女的青澀體驗竟然透過設計回饋到自己身上,「後來阿嬤還問:『這台車能不能留下來給我們?』聽到這句話就知道我們成功了!」過程中,除了阿嬤的支援、彎管和焊接師傅大力相助,還有被四人稱作「精神支柱」的指導教授王文雄主任,更親自開車陪她們來往東石。

 

走進現場 設計才有溫度

 

「復蚵計畫」除了獲得新一代後浪賞、LEUXS特別獎,也入圍2016台灣設計師週的設計星勢力等展覽。「參展時,有人會說:『這台車我搬油漆、搬菜也可以用。』我們也在思考模組化的可能,基礎結構不變,使用者可以自選組裝零件,應用在需要搬運重物的產業。」

 

對於至今仍無法被機器取代,依舊仰賴高度人力的蚵產業現況,她們也因為親身投入而更理解其中的前因後果。「很多人都希望透過設計改善蚵產業,但做產業最在乎的是成本、有沒有賺錢,而且太科技的東西,長輩們其實不容易接受,我們希望能提供務實的協助,一方面也是把握學生時代的創作自由,將創意帶入傳統產業,或許能引起更多關注,未來用更棒的創意翻轉問題。」

 

 

「初期我們也收集青蚵嫂的年齡、身高等數據,一開始覺得用處不大,但真正鑽研下去,才發現一點小差異都會帶來大變化,平常聽來輕巧的『人體工學』,其實都要經過無數次實驗,最後達到訴求,才是真正震撼人心的部分。」透過「復蚵計畫」,生長於都市的女孩們走進漁港,探究問題的本質,正夯的社會設計對她們不再只是想像,更有著從人出發的貼心溫度。

圖片提供:
台灣之光、蚵蚵蚵:復蚵計畫

黃詩茹

黃詩茹

文章 70

畢業於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宗教研究所。 現為自由文字工作者,從事文字企劃、採訪撰稿。 願以文字堆疊出一條小徑,通往有光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