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人文 利澤魔幻老穀倉 人與偶多元成家

by  李玉玲
走進偶戲藝術村,一個「人」所不能創造的想像空間。

車子下了國道五號羅東交流道,一行人沒往冬山河親水公園、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等觀光景點,而是轉進利澤老街。
 

利澤國際偶戲村 宜蘭必訪新景點

 

 

利澤(舊名利澤簡),曾是蘭陽溪以南重要的貨物集散地,如今繁華褪盡,只留下利生醫院、利澤戲院、永安宮等歷史建物,見證老街曾有的榮景。街道上沒有旅客絡繹造訪的喧囂,野花野草總在不經意間從傾頹斑駁的磚牆冒出頭來,時間和空間靜謐成一幅恬適的風景畫。
 

 

這裡是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安身立命的新故鄉,2013年,劇團「舉家」搬遷到利澤,花了近三年時間,將三間閒置的農會穀倉,改造成結合創作及教育推廣的藝術基地「利澤.國際偶戲藝術村」。

 

 

在寸土寸金的台北市「蝸居」了十多年,儘管辛苦,但也習以為常。沒想到,無獨有偶在台北花博首演受到好評的大型歌舞偶劇《最美麗的花》,2012年展開全省巡演,票房卻失利,不但把劇團積攢十多年的一點點存款賠光,還負了債。屋漏偏逢連夜雨,房東要調漲房租,公部門補助藝文團體租金的措施也取消,接二連三的打擊,團長兼導演鄭嘉音有些招架不住,甚至評估:「是不是該結束劇團?」

「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團長鄭嘉音(中),移居宜蘭,打造國際偶戲藝術村。

絕續存亡的關頭,在宜蘭文化界友人牽線下,鄭嘉音來到五結鄉利澤,意外發現三間閒置近二十年的農會穀倉,「這三間倉庫看起來就像廢墟一樣,但寬敞的空間,寧靜的氛圍,不正是尋覓多年夢想中的藝術基地!」不只鄭嘉音一眼相中利澤穀倉,扮演劇團「左腦」的行政經理曾麗真「沒仔細評估」就決定出走宜蘭。2013年年初,鄭嘉音、曾麗真帶著一大家子-團員和戲偶,移居利澤展開新生活。

 

 

勞動、創作、生活 劇團廢墟裡重生


修漏水、整理環境、在空盪盪的穀倉搭鋼架、鋪設地板,無獨有偶以最省錢的方法,一步步將廢墟改造成為偶戲藝術村。這三年,他們像游牧民族般帶著家當不斷移位,修好一間就搬進去暫住,終於完成第一階段修繕,安心落戶。

歷史建築利生醫院化身展覽場,完整的診間設施中,展示著各式戲偶創作。

 

如今,四號倉庫變身為製偶工廠,六號倉庫為小型展演空間,七號倉庫則是包含排練場、道具倉儲及圖書館的劇團工作室。從台北搬到宜蘭,相同的租金換來室內外三百多坪的「豪宅」生活,卻是新的考驗開始。兩人笑說:「當初離開台北,是為了解決負債,結果搬到利澤,負債多了個零。」肩上扛著沉重卻甜蜜的負擔,劇團只好勤跑「江湖」接案演出,希望儘快還清貸款,早日實現在藝術村幸福創作的夢想。






「利澤.國際偶戲藝術村」簡介寫著:「勞動,創作,生活。滴落土地的汗水讓老穀倉魅力重生,化作孕育新生命的夢想基地。」十多位團員外加一隻狗「皮蛋」在這裡過著公社般的生活,創作在一起,生活在一起,沒有巡演的日子就開伙吃大鍋飯,藝術村一角有機菜園三不五時收穫地瓜葉、高麗菜、南瓜、西瓜等新鮮蔬果,餐桌上就會有意外加菜的驚喜。

 

 

藝術新住民 和樂融入老社區

 

「公社生活看起來和社會潮流背道而馳,但我想尋找的不是『已知』,而是『未知』的形式,創作如此,生活也一樣,順著自己的心意走,有機、慢活,活出一股小清流。」土生土長的台北人鄭嘉音、曾麗真,已完全融入利澤的生活,兩人的另一半也「婦唱夫隨」成了藝術村的村民,鄭嘉音的老公統籌舞台技術,曾麗真的老公則是主廚兼行政庶務。



藝術村還有一位「義工」-劇場服裝設計家林璟如,結束台北服裝工作室業務後,全心擔任無獨有偶的藝術顧問,三天兩頭往宜蘭跑,被大夥兒封為「探長」,負責敦親睦鄰,拓展無獨有偶的人脈及資源。三年跑下來,沒有方向感的林璟如不但已熟門熟路,每回到宜蘭總會找時間去美容院洗頭,一洗常超過一個鐘頭,原來,美容院是地方消息集散地,與當地人閒話家常藉以拉近與利澤住民的距離。
 

 

隱身在巷弄間的「新住民」無獨有偶,慢慢引起當地居民的注意,孩子們常在門口好奇地張望,年長的阿公閒踱到藝術村時,也會瞧瞧屋裡的年輕人在做什麼?連附近藥局的狗小白也經常來「串門子」找皮蛋玩。

 

人所不能創造的 偶來創造


1999年無獨有偶創團時,鄭嘉音夢想在東部找一個農場設立藝術村,做為偶戲展演、創作、推廣、人才培育的基地,這個夢想終於在利澤開始實踐,去年10月偶戲藝術村正式對外開放,今年(2015年)3月起每個周末更推出「偶在穀倉玩」利澤輕旅行活動,串連起從藝術村到利澤老街的藝術之旅行程。2016年寒假,無獨有偶還將陸續舉辦「執頭偶推廣班」,邀請波蘭「凡歌蒂劇團」來台舉行工作坊,新的一年也會採預約方式持續推出「偶在穀倉玩」利澤輕旅行。
 


鄭嘉音說,過去困於沒有場地,很多想法無法實現;如今有了利澤穀倉,除了做為劇團創作排練基地,也是培養年輕偶戲演員、製偶師,以及國際交流的平台。「這裡,不是無獨有偶獨占的空間,而是開放給所有對偶戲藝術有興趣的人共享。走進偶戲藝術村,走進一個『人』所不能創造的想像空間。」
 

圖片提供:
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

李玉玲

李玉玲

文章 80

大學念的是新聞。曾於平面媒體主跑藝文新聞多年,少了政治口水,多了藝術的活水。喜歡與市井小民的訪談,總能感受到民間泌泌湧出的旺盛創造力。記者多年的職業病,成了好奇寶寶,和人聊天時,不自覺會像在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