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力wannabe 法律百科的生活問答,讓法律之事成為眾人知識

by  黃詩茹

「只要能上網,每個人都能迅速取得淺顯易懂的法律知識;人人貢獻所知,知識分享互惠。」2018年10月,推動法律普及的「法律百科」上線,以By all and for all的精神,至今邀集近200位法律人作者,刊登超過360篇文章,吸引近千名會員加入。背後的推手是馬維麟。

馬維麟、林希庭、彭雅立(左至右)努力創造法律與大眾溝通,與生活連結的契機。汪正翔 / 攝影

法律人自我解放

 

許多人對馬維麟的印象,是台灣風力發電的先行者,其實她是不折不扣的法律人。台大法律系、德國馬爾堡大學法學博士,20年前她就獨力完成三本《民法債編註釋書》。「在德國,大大小小的法律都有這樣的註釋書」,既然是法律人需要的工具書,她就拋磚引玉自己動手。

 

幾年前,馬維麟起心動念,「現在網路這麼發達,能不能把註釋書放上網,有志之士一起來寫?」她邀請林希庭加入,探討可行性,然而編纂註釋書是大工程,需要有專業素養的團隊長年投入。於是,馬維麟決定先轉向社會大眾,推廣法律普及,「教育專業人士很重要,但教育大眾可能更重要。」

 

一路走來,馬維麟其實沒有離開過法律,尤其推動風力發電的過程,她相信法律更新是產業從無到有的基礎。「依法行政不是口號,是要實踐的」,大至政策走向,小至一紙公文,無論是向政府爭取,或向地方溝通,法律都是馬維麟的工具。

 

「台灣社會一直很欠缺做基礎工作。」「法律百科」就像是培育法律意識的土壤,作為解決生活問題的網路平台,由法律人貢獻內容,開放所有人無償使用,「大家常說恐龍法官,但也不知道該怎麼辦?當民眾的法律意識提升之後,他們也可以去督促專業。」

 

共筆的洪荒之力

 

在「法律百科」之前,還有「一起讀判決」、「法律白話文運動」等組織投入法律知識的普及推廣。除了法律人主動走出專業高牆,還有司法改革、導入數位科技應用等環境改變,包括司法院陸續推出對外開放的「判決書用語辭典資料庫查詢系統」、內部使用的「裁判書編輯系統」(也就是判決文言文警示系統),方便大眾查詢,也協助法官減少艱澀用語,讓用字遣詞更容易理解。

 

 

 

籌備「法律百科」期間,林希庭向大眾與法律人士進行調查訪問,其中幾位法官的回饋令她印象深刻。「他們都很希望幫當事人解決問題,如果當事人的法律意識提升,溝通會更順暢,法官會更好使力。但問題是他們公務太繁忙,或不知從何著手。」

 

「法律百科」的出現,就是為法律與大眾搭建橋樑,法律人以撰寫文章、辭典、回答問題的方式貢獻專長,大眾可以沒有壓力地閱讀、提問,從中尋求需要的答案。目前「法律百科」近200位法律人作者中,除了最大宗的律師,還有法官、教授、研究生,來自不同領域的知識結晶正在聚沙成塔。

 

編輯,隱形的橋樑

 

有了貢獻內容的作者,還需要幫助打磨作品的編輯。彭雅立是團隊中的資深法律編輯,她認為無論是判決或「法律百科」的文章,都是為了溝通而存在,「法官寫判決的時候,是寫給當事人看?還是給當事人的律師看?還是給記者看?給大眾看?」面對不同讀者有不同寫法,而不同寫法就蘊含了不同的訊息傳遞。

 

除了法律專長,擔任法律編輯需要什麼能力?彭雅立說:「一定要喜歡閱讀,而且真的看進去。要喜歡在作者後面,幫助作者把文章的本質展現出來,又不讓讀者看到。」編輯和作者一起在字裡行間尋光向前,共同成就正確又淺顯易懂的作品,以有價值的內容點亮網站的本質。

 

「內容是這個網站最重要的價值。淺顯易懂和正確度,是編輯同時要達到的事情。他不需要取其一,是兩個都要達到,這不是那麼容易。」林希庭口中的編輯力,除了將艱澀的法律用語轉化成大眾容易閱讀的文字,還要揣摩民眾遇到法律問題,會從何處著手尋求解方,預先為讀者鋪陳一條邏輯清楚、有脈絡可循的路徑,將龐雜的法律知識轉化為深入淺出的閱讀經驗。

 

 

無論是不是熟悉的法律領域,彭雅立都會把握閱讀文章的第一印象,「盡量用一般讀者的角度去看,這裡好像看不懂,或中間是不是跳了什麼?第一印象很重要。」除了法律系出身的編輯,非法律人的團隊夥伴也是檢視文章的讀者,有時甚至會幫助編輯突破盲點。魔鬼藏在細節裡,每篇文章的誕生都是團隊的腦力激盪。

 

彭雅立提到,一般民眾遇到問題,可能連法律能協助解決都不知道,上網搜尋也不知道該輸入什麼關鍵字,不僅錯過資源,甚至在第一步就心灰意冷。「我們希望盡量讓大家認識法條,從認識法律長什麼樣子開始,法條文字沒有這麼可怕。」

 

生活,法律萌芽之地

 

兩人都認為,最困難的地方不是文字的轉譯,而是創造法律與大眾溝通,與生活連結的契機。因此,除了網站運作,「法律百科」也積極進入大學和社區舉辦講座。「我們在每場講座都會問:『你對法律的想像是什麼?』」有人說法律是社會的規範,有人說法律是道德的底線,「可見大家是有意識的,但怎麼落實就有點落差。」

 

林希庭以酒駕為例,一般人都知道駕駛動力車屬於酒駕範圍,其實《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也將腳踏車涵蓋在內,而常以腳踏車代步的大學生往往一知半解。其實,生活與法律的距離,不僅存在於一般人,也曾出現在她們學習法律的過程。

 

說到過去頭痛的課程,彭雅立馬上就想到《票據法》,「我沒有開過支票,什麼本票、匯票、平行線、背書轉讓,真的很有障礙。」林希庭也有同感,「我們連支票都沒看過,根本很難想像什麼是空白支票?什麼是背書轉讓?它完全和生活脫離。」

 

 

生活經驗的觸動,不僅會點燃學習法律的熱情,也會深化對法條的理解。「因為你接觸過,知道它的眉角,知道實際上發生這件事情時,大家會在哪裡遇到問題,然後法律是如何規定,連結性就很強,對法條的記憶就會很深。」

 

 

一堂高中公民課,林希庭走進法院,坐在法庭旁聽,人生百態就在眼前發生,「聽到當事人用台語進行辯論,你會知道這些事是發生在跟你一樣的人身上,吵架、哭泣各種場景都有可能在法庭發生。它可能會觸動一個對法律完全沒概念的高中生想多認識法律,即便他最後沒有走上學法的路,那都是很真實的見聞。」

 

民主對話的加速器

 

如果民主社會與法治精神是理想,法律普及就是實踐理想的方式之一。彭雅立提到,「從近年各種社會運動其實都慢慢看得出來,整個社會已經不再是政治、法律與我無關,而是逐漸朝我需要關心這件事的方向走。」

 

民主與法治,也需要練習,而法律意識的提升正是在這個過程中創造思考空間與對話場域。林希庭說:「接受知識、思考、給出建議,就是法律和民主的關聯性」,無論是觀察時事或檢視國家運作,都能從法律的角度深思熟慮,進而提出有價值的建議,「法律可以幫助民主好好地落實。」

 

民主也不只是《憲法》裡的辭彙,彭雅立覺得更像是對話的過程,「利用各種方法去影響政府的運作,最直接的就是投票。」例如當公投制度被多次實踐後,大眾會更習慣作事前準備、理解各方意見,林希庭說:「剛開始一定都是先有制度,內容不夠好,或者實踐過程比較形式化,實質溝通比較少。但它一定會進步,一定會越來越好。」

 

她也相信,法律或法律人扮演的角色,是在這個向前的過程中加速前進。當大眾的法律意識提升,社會對司法案件更加關注時,法律人的專長會更有貢獻價值,專業素養也會隨之提升。

 

 

從風力發電產業到「法律百科」,林希庭與馬維麟同事多年,她看見馬維麟的堅持與遠見。「風力發電的產業生態是你必須投資很長的時間,才可能有第一次回收。但只要她想做這件事情,她會用各種方法,嘗試別人從來沒想過的方式,試圖去突破困難。只要她認同這件事是對台灣社會有價值的,這口氣她可以撐很久。」

 

法律普及或許是一條長路,「法律百科」以知識共享為起點,藉眾人之力,成就對眾人有益的事,讓法律與生活的距離更近一些。

 

同場加映

動畫逆襲,臺灣吧要讓全民瘋科普

WoFOSS:開放程式碼也開放性別界線

蔡玉玲 vs. 唐鳳:突破同溫層才有改變的希望

圖片提供:
汪正翔

黃詩茹

黃詩茹

文章 70

畢業於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宗教研究所。 現為自由文字工作者,從事文字企劃、採訪撰稿。 願以文字堆疊出一條小徑,通往有光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