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生活 職人故事報乎你知

by  陳瀅仙
認真挖掘在地文化的寶藏,為台灣職人留下美好的身影。

以舊報的形式,帶領讀者拜訪在地工藝職人的「職人誌」,2013年拿下新一代設計展金獎、台南創意新人獎兩項大獎。數十個田野場景,數百個活靈活現的人物、工具、地圖插圖,出自兩個台灣女孩之手!

 

 

2012年暑假,就讀輔大應用美術系的黃靖懿、嚴芷婕開始構思畢業製作的主題。由於先前幾次合作建立的默契,讓她們決定一起完成畢業製作。從發想、討論、學院審查等,歷經約三個月,兩個人最後想到以「周報」形式來呈現台灣在地工藝家的故事。不同於平面媒體文字、美編分工精細的方式,「職人誌」從採訪、插畫、上色、版面編排,全都要自己來。

 

兩人合作     力量加倍

她們從工藝書籍、縣市網站中蒐羅職人資料, 一一連絡受訪人、調查交通方式、規畫採訪細節。並將採訪範圍分為北、中、南三區,每次行動為時四到十天不等。由於所有支出都是自費,出外只能以最「經濟」的方式進行,靠著火車、客運、公車和計程車移動。

「那時候真的很痛苦,時間很趕,我們只有兩個人,作的題目又太大!」靖懿回憶當時,仍然激動。作品必須在隔年新一代設計展前要趕出來,兩人意識到當初的目標已超出想像的大,算算只有「半年」可以工作,必須全力以赴。

採訪過程也不是事事順利,初期就曾被各種理由拒絕。採訪現場也遇到了一些挫折,台語不輪轉的兩人,時常無法了解受訪者表達的內容,只能透過再三的確定,加上兩人片段理解的拼湊整合來確定。

但仍有甜美的收穫。職人口述的故事,經常讓處在精神緊繃的她們獲得力量。例如一位作石壺的基督徒藝師告訴她們,每次創作過程總是開口讚美石頭,因為「如果有太多(不好的)情緒,就會在作品裡表現出來。唯有用好的心情創作,才會透過作品將美好傳遞出去。」這種正向思考帶給兩人不小的鼓勵,讓處在壓力迸發邊緣的她們,繼續互相砥礪,慢慢前行。

從線圖到上色的繁複過程,成果卻令人欣喜。
回到家的後製工作,是另一個繁複的工序。首先,所有的錄音,由靖懿重新聽過,再整理成三千字左右的重點採訪稿;芷婕從上千張照片中挑出合適的,開始進行插畫的線圖設計,包括所有場景、工具、地圖、分類廣告的製作。收到芷婕完成的線稿後,靖懿一一上色,完成後,再從「讀者」的角度將整理好的文字稿排入版面中,慢慢調整與刪減。整個過程,兩人保持用視訊連線、討論,最終的目標是呈現一個賞心悅目的畫面。

「我們也曾想過做雙周刊就好,但考慮到『質量』,想想還是決定作成周刊。」52周周報的呈現形式,是她們給自己訂的目標,換來的是後期每一天的工時超過15小時以上,一天得趕出一份,讓她們幾乎累癱。

學習職人精神     帶來意外收穫

「職人誌」在今年新一代設計展順利入圍,以美術創意表現出土地內涵,立刻吸引眾人目光,也獲得不少廠商的詢問。設計展第三天,大會公布各組獲獎名單,兩人坐在台下,完全沒有想到會得獎,聽到獲獎的那一刻,芷婕愣住,激動不已,靖懿領獎時更是哭花了臉。她們用「職人精神」為台灣職人留下美好的身影,也為自己大學畢業留下了最好的紀念。

「職人誌」後來也獲得出版社的青睞,重新設計,在十月以「書籍」形式再度面世。

黃靖懿與嚴芷婕透過《職人誌》展現對這塊土地的關懷。
在這趟奇妙的旅程中,她們印象最深刻的是看到台灣傳統工藝的另一面,「許多我們認為可能相當傳統、可能瀕危的工藝,已經由第二代接手,他們利用網路和新的行銷策略,經營『品牌』,這跟我們想做的很接近,我們也想用自己的方式重新詮釋傳統,展現出一個新的面貌。」

「職人誌」認真挖掘在地文化的寶藏,延續、再現了舊傳統,為臺灣文化點燃一盞明亮、且充滿活力的小燈。

圖片提供:
職人誌

陳瀅仙

陳瀅仙 http://www.ylib.com/book_cont.aspx?BookNo=YLK61

文章 9

藝術大學音樂科系畢業,從事音樂教學八年餘,現為自由藝文工作者。著有《聽.見芬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