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以石窟為家

by  黃湘娟
21世紀初,疫劫,水劫,旱劫,頻繁發生,人類是否需要深度反思-----?

當你離開目眩神迷的網路世界,回到原始物質處於極簡的「石窟居室」生活,是一種怎麼樣的概念?

 

 

有一群人,從4世紀迄今,他們仍然住在長輩留下的「石窟祖居」中。那個城鎮,叫「卡帕多其亞」(Cappadocia),位於歷史上安納托利亞中部,今土耳其境內。但是,在現場,我感覺它恍惚如「化城」,與現代超物質文明是一種極端強烈的反差。

 

以埃爾吉亞斯(Erciyas)火山為主,還有附近的Hasan 和Melendis火山群,它們於爆發後,被熔岩或火山灰覆蓋的全域,歷經長時間風雪、雨露、日月的融蝕,使得原本堅硬的玄武岩及石灰岩,化而雕琢出各種各樣的造型,有些像巧奪天工的「鴿子谷」,或精靈般俏麗的「煙囪岩」,甚至也有動物狀的「駱駝岩」,或人形的「仙女岩」,菌類的「蘑菇岩」等。儼然一個天然的岩石展演場域。

如磨菇、如仙女造型的岩石。

西元前1800年至前1200年,西台(Hittites)人在這地區建立了強大的帝國,之後是腓尼基(Phoenicians)人和波斯人,波斯人將這裡命名為「卡帕多其亞」。爾後,羅馬人也來到這裡,並在此建立他們的首都。在羅馬和拜占庭時期,由於這裡地形特殊,基督徒利用其作為躲避羅馬人追殺的庇護所,傳教士們選擇一些岩穴,在洞內修建教堂、修道院、隱士行所,並在牆面上繪製以聖經故事為題材的壁畫。以致今天,我們僅見其表面的奇岩怪狀,實則它們卻分別是教會和住家,裡面有通道、廳堂、臥室、廚房等,目前還有人在此穴居,過著窳陋的生活----。

彷如教堂的庇護所。

卡帕多其亞共有兩條連接東西貿易的商道,這兩條路曾被當時與拜占庭交戰的阿拉伯軍隊所佔據,從4世紀到12 世紀,此地居民飽受戰火摧殘,隱居這地區的基督徒們,挖掘地道建造地下城,據說共有30多座,有的甚至壯觀到12層深,房舍約有1000多間,戰爭發生時可容納約10000人在此躲避炮火轟炸,並透過一條10公里的地下通道,與附近的卡伊馬克利(Kaymakli)城連接,後者也深達8層。

 

之後,卡帕多其亞漸漸失去了它在安納托利亞半島的重要性,以及曾經的輝煌璀燦,而煙沒在世人的現實中。直到1907年,一位法國牧師發現了石窟中的教堂、華麗的洞穴壁畫,它才得以暫時避免「成住壞空」的命運,重新復活,甚至延伸出「石窟行館」,發展出旅人驛居的觀光價值。

石窟室內壁畫 / 翻攝自明信片。

基本上,地下城的形成與當時的政治環境有關。充分反映出人類的韌性與極限。迄今,沒有任何文獻顯示地下城的開挖時間。此地下城之奧妙,在於它不僅是往昔少數人穴居處,它所涵蓋的範圍,是十分複雜的生活自足機能,如上下層空氣循環系統的建構,巨大石門的安裝,烹飪時濃煙的排放,人類排泄物的處理等----。地下城有些高度不過160-170公分,是古人身型較矮,還是他們謙卑自持,低頭彎腰於現實環境之下?

 

他們選擇生活在石窟中,是戰爭的因果。21世紀初,疫劫,水劫,旱劫,頻繁發生,是否因為人類無止盡地追求超物質文明對地球造成的毀傷所致?此時此刻,人類是否需要深度反思-----?

圖片提供:
黃湘娟

黃湘娟

黃湘娟

文章 34

1988-2019年,擔任《室內》雜誌總編輯。 70年代曾主編全台第一本空間設計雜誌《家庭裝潢》、80年代主編《流行家飾》雜誌、《當代建築》雜誌。在「空間美學」領域浸潤長達40多年,見證台灣室內設計業開創期的篳路藍縷。 將經驗化約為文字書寫,期間陸續出版三本著作:《談建築說空間》(1989年),《見證台灣室內設計25年》(1999年),《亞歐歷史建築與城市漫步》(2008年)。第一本訪談了14位80年代已獨領風騷的建築師、室內設計師和建築學者;第二本記錄了室內設計業在台灣的開創與發展;第三本以個人見聞漫談文化、藝術、生活,以及城市美學。 1973年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