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dhnath,尼泊爾小拉蕯

by  黃湘娟

中文「布達納特」是Bodhnath的音譯,也稱「滿願塔」。雖然數度參訪,那股攝受力每次依然強烈地衝擊我。

Bodhnath狹窄的入口。

「布達納特塔」始建於西元5世紀尼泊爾李查維王朝(Licchavi Dynasty, 400-879),目前是世界上最巨大的覆缽式半圓形佛塔建築。入口不特別引人注意,抵達時只要依著喇嘛或旅人的腳步前進,肯定不會錯過。祂坐落在加德滿都谷地東北方約7公里,與藏傳佛教關係密切。主要是其地理位置,祂是昔日連接西藏拉蕯和加德滿都之間貿易道路上的一個驛站,往昔許多翻越喜馬拉雅山的商隊,都會到此獻上他們的供養,祈求菩蕯庇護他們平安回家。

 

雪白又巨大的穹形量體,其構築之精密,非比尋常。由下而上可分成四個部位:分別是三層向上遞縮的白色底座、白色覆缽式塔基、金色佛眼塔體,以及金色華蓋塔冠。而層層縮減的白色底座是採用靜坐進入禪定的曼陀羅(Mandala)圖案完成。白色覆缽上繪有雙層的黃色蓮花花瓣,覆缽底部有100多個壁龕,龕內各有一尊石雕佛像。

 

金色塔體是由四方柱和上面的四角錐所共同形成,四方柱上繪畫著象徵佛陀的眼睛和鼻子,眼睛由紅白藍三色所構成,隱喻佛法無量無邊。鼻子如同「?」符號,據說是尼泊爾數字「1」,隱喻「一即一切」。四角錐上共有13階,是修行次第。塔內供奉佛陀十大弟子之一、摩訶迦葉尊者的遺骨。

白色覆缽式塔基與穹形量體,金色四角錐上共有13階。

不論遠觀或近看,布達納特塔除了塔體與塔冠是以金色銅片覆面之外,包括圍繞主體的磚牆在內,都採用白色,在陽光下非常純淨,也使得我在凝視祂的剎那,不自覺地聚焦在「佛陀之眼」,也就是所謂的「觀看四方之眼」。

 

佛塔四周總是行人不斷,有喇嘛、藏人,也有虔誠修行者、旅人,不論是否行履匆匆,臉上都是平和溫柔地小步繞著大塔如貫經行,大塔上方繫滿的片片經幡,正隨風飄揚。據說當年好萊塢出品的電影《小活佛》,曾在此取景。

 

仔細觀賞,發現建築師將宇宙五大元素涵蓋在結構設計中,方形底座象徵地、覆缽塔基是水,金色塔體是人,華蓋塔冠是風,塔頂的小尖頂是天,而塔體和底座之間垂掛的旗幡,載滿經文隨風飄盪,意涵更是深遠。

從高處俯望佛塔,宇宙五大元素涵蓋其中。

一再吸引我來此,是佛塔四周的氛圍,藏傳佛教各教派的喇嘛廟,約有數十座之多,它們圍繞著大塔興建,形成一處龐大的藏傳佛教聚落。他們的興起,據說是1959年西藏發生大動亂,為了躲避災厄,藏人紛紛移居至此,故也有「尼泊爾小拉蕯」之稱。

 

隨著人潮,四周開始商店林立,販售唐卡、藏毯、面具、藏刀、首飾等,其中最精采的莫過於「唐卡」。「唐卡」是一種以布為素材來繪畫的畫作,尼泊爾人認為其主要形式和內容最早應該是源於尼泊爾,隨著西元7世紀蓮花生大師進入西藏才得以在該地發揚光大。也可以說,西藏的唐卡也同樣影響了尼泊爾的畫風。

佛教文物專賣店林立。

大多數人視唐卡為佛教僧侶和神學知識分子的高級藝術。在尼泊爾,最常見的唐卡構圖是六道輪迴、三脈七輪、壇城、九宮八卦、佛像、菩蕯像等。其實,唐卡的類別很多,畫師的功力是決定它們好壞的判斷。可以說,一幅唐卡,不論其構圖是壇城,或佛菩蕯,皆蘊藏了無盡的哲理,它是宗教藝術,也是生命科學----。

圖片提供:
黃湘娟

黃湘娟

黃湘娟

文章 34

1988-2019年,擔任《室內》雜誌總編輯。 70年代曾主編全台第一本空間設計雜誌《家庭裝潢》、80年代主編《流行家飾》雜誌、《當代建築》雜誌。在「空間美學」領域浸潤長達40多年,見證台灣室內設計業開創期的篳路藍縷。 將經驗化約為文字書寫,期間陸續出版三本著作:《談建築說空間》(1989年),《見證台灣室內設計25年》(1999年),《亞歐歷史建築與城市漫步》(2008年)。第一本訪談了14位80年代已獨領風騷的建築師、室內設計師和建築學者;第二本記錄了室內設計業在台灣的開創與發展;第三本以個人見聞漫談文化、藝術、生活,以及城市美學。 1973年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