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sson 1:捷運地圖的可能性

by  馮宇

最近公司受邀參與了「2015臺北設計城市展We Are The Power」的策展工作,本次展覽的概念是「社會設計」,對於大眾,這或許是個陌生又專業的名詞,但如果問我,我的答案卻是簡單的「日常」兩字。

我們分配到的任務是規劃發想關於改造「臺北捷運地圖」的可能,並且邀請了八組台灣極具代表性的設計團隊,以他們的創意思維,一起向社會大眾提案。這真是看似簡單但並不好著手的題目。台北捷運在1996年正式通車營運後,20年間發展成為平均每日近100萬人次載運規模的世界級捷運系統。深入了我們的生活,改變了區域發展與風貌,成為城市文化的象徵符號。剛剛提到,我認為的「社會設計」其實就是「日常」,尤其是「大眾的日常」,所以捷運正可作為詮釋「社會設計」的最佳代表。

大家每次搭乘捷運時,是否有注意捷運車站所設置的「路網圖ROUTE MAP」?仔細觀察台北捷運的「路網圖」,它採用了垂直、水平與45度角的骨格系統繪製路線,每條路線以不同的顏色區分,每個站名採中英文黑體標記,為求能容納文字資訊,以45度方式斜列節省空間。犧牲了地理上的實際距離關係,卻換來使用效率與情報的正確傳達,基本滿足了大多數的使用需求。以視覺的角度,本是綿密複雜的路線網絡,經由精準的歸納於幾何線條中,甚至呈現出另一種規律現代的「文明美感」,可謂是象徵城市個性的「掌紋」。

 


雖然路網地圖能夠提供初次搭乘或是不熟悉路線的乘客,指點迷津的功能。但對於早已慣於日常的通勤路線與活動區域的民眾,這張「捷運路網圖」往往就是車站最中受遺忘的設施。這反而給予了我們一個反思的靈感:「設計師是否能從麻痺的日常風景,發現尋找到新的切口,進而賦予路網圖另一種為『大眾而生』的『新價值』?」

經過許多次的腦力激盪,我們發想出了新一代的「PT MAP」。「PT」本來是設計師經常使用的字型尺寸的單位(point/ 級數)。在這張地圖中,我們將「PT」轉換為每日健康步行數的儲值單位(P代表「pace 步伐」與「progress前進」,T代表「today今日」與「top-up儲值」),由於成人每日建議運動目標為步行10,000步,約8公里。因此我們設定每1,000步為1 PT(約800公尺),一天需要10 PT的基本運動量。我們又將各站之間實際距離,以800公尺為一單位,換算成每日建議步行數「PT」,鼓勵大眾評估自己所需儲值的「PT」單位,提早幾站下車,以走路的方式調節每日的運動量,打造健康生活。帶給捷運成為「便捷運動」的另一種意義。

 


日常生活中出現的路網圖,從單純的顯示「路線」,轉化成具有帶給大眾「健康」概念「PT MAP」,設計師賦予了路網圖新的「價值」,而這份企望「社會進步」、「福利大眾」的初衷,正是「社會設計」的核心本質。

圖片提供:
馮宇

馮宇

馮宇 https://www.facebook.com/IFOFFICE

文章 12

設計企畫公司「IF OFFICE」負責人。 工作內容包含商業廣告、書籍裝幀、唱片設計、包裝設計、 商品開發、品牌形象規劃、編輯企畫、展覽創作……等領域。 並於「學學文創」及各大專院校定期開設相關設計實務教學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