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sson 4:我的新家是老屋

by  馮宇

年初我與家人到東京旅行,從Airbnb上選擇了一間座落於澀谷車站附近、新穎乾淨的房子,雖然是10坪左右的套房格局,但廚房、浴室甚至洗衣機等一應俱全。七樓華廈、清水模外觀、附管理室、電梯與停車場,我上網查了一下這棟平常的月租金行情,大約在15萬日幣(4.3萬台幣)左右,不算便宜但以這種條件的物件來說,也尚合理。我又回想起以前與太太住在日本的時候,是一間六坪不到的狹小套房,已經不大的空間,還塞進衛浴、廚房、衣櫃與一台洗衣機,當時我們很擔心是否不夠住,不過實際住上幾天後,居然也安泰自若了。日本人在居住空間上的規劃,確實有一套,為對應高昂的土地成本,他們很擅長將所有生活機能濃縮收納在一個讓你不會太寬裕,卻也可以正常生活無虞,不致「精神崩潰」的單位大小裡。
 


我常常在想,「居住正義」是台灣的重要社會議題,面對著人口老化、少子化、單身青年以及家庭組成多元……等趨勢,居住空間更需要從設計思維來切入,協助消解衍生的問題。2014年日本的「UR都市再生機構(相當於台灣的前國宅處)」為解決老舊的大型出租團地(社區),長年空屋率高、居民老化……等惡性循環,在東京的「高島平團地」,與無印良品旗下的「MUJI HOUSE」合作了一個名為「MUJI×UR團地 RENOVATION PROJECT」的計畫,重新將空間以無印的產品翻修改裝,變身成現代品味的「無印樣品屋」,以合理的租金推出市場,吸引了預算不高又追求生活風格的年輕族群,此一計畫獲得熱烈的迴響,目前正擴大於UR全日本的老舊社區進行中。

 

另一個案例是大阪的「大阪府住宅供給公社」,他們同樣擁有許多高達40~60年屋齡的社區,為了活化再生這些資源,在2015年推出了完全以女性居住需求的「L+DR系列」,將原有三房一廳的格局,更改為一房或二房一廳,個別的使用空間變大,並配有許多最新式的設備,例如容易清潔的廚房系統,節能省水的衛浴設施。從既有的老屋改裝,這些嶄新的租屋能以低廉的價格出租,達到雙贏的效果。
 


以上的案例,都是由「老屋」更新成適合現代生活的「新家」,由於是現有的房屋加上與民間品牌合作改裝,所付出的成本不高,可減輕房客租金負擔,帶入的新居民又能活化區域發展,產生極大化的效益,很值得我們借鏡。公共住宅是否能以更宏觀的遠見,掌握社會發展趨勢,依據「家」的成員:單身、小家庭、頂客以及銀髮族,在空間與生活功能上,滿足不同的需求,同時與國產廠商合作,合力打造出最適合台灣人生活習慣與環保安全的建材、家具、照明、空調、廚房與衛浴……等規格,導入在公共住宅中,成為國人生活的先進示範,如此一來,我們便可以定義出一套從硬體到軟體,完整的「華人居住生活」標準,不僅解決社會問題,也提供對海外輸出的龐大商機。未來是追求「價值」的世界,藉由設計思考,賦予居住空間更完善的規劃,提升國人生活品質,讓「住哪裡」轉變成「如何住」,這實在是值得努力來做的投資。

圖片提供:
馮宇

馮宇

馮宇 https://www.facebook.com/IFOFFICE

文章 12

設計企畫公司「IF OFFICE」負責人。 工作內容包含商業廣告、書籍裝幀、唱片設計、包裝設計、 商品開發、品牌形象規劃、編輯企畫、展覽創作……等領域。 並於「學學文創」及各大專院校定期開設相關設計實務教學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