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領導力 臺中國家歌劇院的領航者 王文儀

by  李玉玲
因為經營目標非常清晰,這些路途上的困難,都只被視為是一個過程。

2014年4月國家表演藝術中心正式掛牌運作,轄下的「三館一團」(臺北國家兩廳院、臺中國家歌劇院、高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國家交響樂團),扮演起帶動表演藝術發展火車頭的角色。

 

前臺北藝術節總監王文儀出任臺中國家歌劇院首任藝術總監。從兩廳院、新舞臺、臺北藝術節,藝術行政資歷豐富的她,沒想到有一天可以真槍實彈管理一個夢幻大劇院,直說:「多麼珍貴的機會!」


 

其實,夢幻的背後並不夢幻。臺中國家歌劇院2014年11月風光舉行「落成」典禮,試演結束又閉館繼續未完成的工程。去年元月王文儀到任,要處理的不只是藝術的事,未完工的場館、法規制度的建立,從地方到中央如何順利完成移交,讓中部地區第一座國際級劇院開幕營運,每一天都是挑戰。

 

困難只是過程
 

儘管等待被解決的問題多如牛毛,到任滿一周年的王文儀堅定地說,接了一個美妙的劇院,她的責任就是讓臺中國家歌劇院更超凡。「總監目前的角色就是:解決問題、創造新機!其實每天除了解決眼前的問題,還要維持對外的新鮮感,讓團隊有朝氣迎向各種新問題!不過,因為我們對劇場經營的目標非常清晰,這些路途上的困難,都只被視為是一個過程。」

從臺北藝術節總監,到臺中國家歌劇院首任藝術總監,王文儀將自己定位為「問題解決者」。

對王文儀而言,解決問題不太是問題,因為,求學時代她對管理就特別感興趣。在清大外語系就讀,畢業公演得到第一個劇場職務--舞臺監督,「舉凡學call cue、設計服裝,做衣服、找道具…別人不管的事,通通要管。」雖然還是門外漢,她什麼都想涉獵,也發覺自己的興趣不在創作,而是專心在幕後促成一個藝術表演,後來到哥倫比亞大學攻讀劇場管理藝術碩士,主修的也是如何當製作人(劇場經理人)。
 

問題的源頭是人

 

劇場資歷二十餘年,從舞監、宣傳、節目企畫、藝術節總監到如今掌理一個大型劇院,王文儀不認為,表演藝術界存在性別的差別待遇,她笑稱,一直以來都是無性別意識活著。因為,臺灣表演藝術界不論是觀眾或從業人員,都是女性多過男性。每回到國外開會,國外同業都很驚訝:臺灣表演藝術界女性特別活躍。

王文儀(右排前二)與伊東豊雄團隊開會交流。柯曉東 / 攝影

即便在陰盛陽衰的產業工作,王文儀不認為「女人我最大」就可以怎樣,也不以「小女人」自居而不能怎樣。她說,職場無非是因人產生的各種關係與問題,讀出問題背後的真正困擾,就能一針見血、一一解決。現在的她把自己定位為「問題解決者」,「我有太多『關係人』要照顧,營造商、臺中市政府、文化部、媒體、同事…不同的人不同的需求。解決對方的問題,也就解決了我的問題。」當然,她還進一步要求自己跟團隊「不要成為別人的問題」。

 

權力意味溝通與責任

 

臉書營運長雪柔.桑德伯格提到,真實溝通才能讓工作有效運作,管理專家也提出,女性常有的缺點就是「有話不直說」,王文儀時時提醒自己溝通的重要性。「過去的我不喜歡聽演出前的導聆,看完表演也不喜歡參與討論,總認為這些事都是個人的領會,無須發表。後來在藝術推廣演講現場,我看到一雙雙急切想吸收新知的眼睛,才發現忽略了新觀眾的需求。」

編舞家姚淑芬老師(右一)與地方舞者在開演前導聆,與觀眾分享創作的故事。

王文儀學到傾聽和同理心,換個角度看事情。除了拜訪中部意見領袖的外部溝通,和同事的內部溝通也不間斷,她把所見所感寫成「文儀姐手札」,不定期po在官網增加彼此了解。臺中國家歌劇院有個內部約定:四十歲以下的人叫她「文儀姊」、四十歲以上直呼名字,「總監」更深層的代表是責任,一般時候只是職務上的頭銜。

 

昔日糗事成就今日總監

 

王文儀強調自己是「劇場總監」,不是政府指派的官員,她要創造的是劇場創意氛圍,舞臺最崇高的價值。因此,臺中國家歌劇院管理機制的建立,都是秉持執行演出的精神,同事間相互補位支援,保持獨立思考與自由發表空間,追求效率與精準,但容許犯錯。「因為,我也是犯錯中一路過來。」

 

「大學當舞監,演出時突然燈暗,我拿手電筒往臺上照,想要搞清楚究竟發生什麼事?全場觀眾大概被我照得驚慌失措吧!」「在兩廳院做月節目單,為了版面好看,把指揮家的照片左右顛倒,同事提醒:這位右手指揮家怎麼變左手指揮?」細數職場生涯的糗事,王文儀認為,犯錯沒關係,重要的是,如何從錯誤中學習。


 

她建議年輕人把握各種學習機會,如果可能到國外增廣視野,「我到哥倫比亞大學讀碩士,也不確定對未來有什麼幫助,慢慢反芻才體會:很多學習與求知不會立即有答案,但如果沒有這個歷程,養分不會進入。」回首來時路,王文儀說,三十歲跌跌撞撞,四十歲開始有自己的想法,並知道如何創造機制,提出論述,找到實踐理想的可行之路。

 

帶著歌劇院走出去

 

過去的一年,王文儀也在披荊斬棘,找出經營夢幻劇院的機制。劇院工程延宕,開幕日期一延再延,她不氣餒:「沒場地,走出去!」將2015年訂為「歌劇院序曲年」,辦沙龍講座、戶外演出,並與中彰投文化局合作,策畫「巨人來了」室內演出,為今年底臺中國家歌劇院開幕鋪路暖身。

序曲計劃中,歌劇院沙龍邀請楊照及多名藝術家與之對談,讓大家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望得更遠。

序曲計劃的所有節目,起心動念只有兩個,一是在臺北都已經一演再演的國內經典,竟然中臺灣觀眾從未聽聞過;二是國際當代劇場作品,實在鮮少駐足臺中。「迫不及待」分享的心情,讓王文儀立刻邀請了國內外劇場界大師級的好朋友,一口氣在去年為中臺灣觀眾推出了28場沙龍講座、2場電影院轉播歌劇、14場室內售票演出、7場戶外大型演出,直接跟近4萬5仟名觀眾近距離接觸。

 

就有觀眾表示因為喜歡看戲,早早搬進臺中七期跟歌劇院當鄰居,而去年歌劇院序曲節目,她覺得每個都好,非常期待歌劇院的啓用。這讓王文儀欣慰而信心滿滿,相信臺中觀眾早就準備好接觸全球最棒的演出;而她與臺中觀眾,就像眾裏尋他千百度般地等這一刻的相遇。

 

 

 

王文儀將臺中國家歌劇院定位為「藝術翻新基地」。她認為,相較於臺北,臺中藝術滋養少一點,需要不同的經營思惟,「談創新過於遙遠,翻新更靠近觀眾。」翻新從已知的開始,觀眾不會茫然無依。王文儀要翻新的還包括藝術創作方法,計畫引進歐洲行之多年的「戲劇顧問」(dramaturgy)制度,培養一些學有專精、可以派上用場的「學者」進入劇場產業,除了提供創作者諮詢,深化創作,也將透過數位和紙本出版傳播藝術知識。「世界上好的創作者不是只仰賴直覺創作或憑空等候靈感乍現的瞬間,也不是以井觀天、敝帚自珍,唯有事事甚解、有廣度也有深度,作品才能永遠有新的角度與創意、雋永而膾炙人口。」而這樣的作品也是王文儀挑選節目的慣有標準。

 

喚醒中台灣文藝魂

 

曾有人問王文儀:「妳是帶著『臺北觀點』來臺中嗎?」王文儀強調,只有「藝術觀點,沒有地域觀點」,那就是,藝術不能打折。「我看待紐約、柏林、巴黎的演出也是一樣的。臺中有一群『文青靈魂』,他們正值青壯年,雖然在成長過程中文藝渴求沒有被滿足,吸取文化的熱情卻沒有因為歲月而澆熄,反而因為人生閱歷豐富了,更能體會藝術的美好。如今,我們要以合理的價格,高品質的演出滿足他們對藝術的渴望、對生活品質的要求。」序曲計劃的節目75%以全價位售出、觀眾組成又以40歲至55歲佔了8成,看起來,中臺灣的文藝魂,真的已經快被歌劇院喚醒了。

《瓦倫西亞的幻影奇航》裡,操偶師精彩演繹風的流動。

帶著國際化的經歷,王文儀也計畫將臺中團隊直接帶上國際舞台。「方法有很多,序曲期間請北管團、九天民俗技藝團、臺中的交響樂團與合唱團直接與國際團隊合作演出,雙方都覺得獲益良多;因此,我們正規劃臺中藝術圓桌俱樂部,定期與臺中團隊探討新的知識與工作方法,讓更多人可以利用歌劇院資源蛻變。」

 

王文儀的心願,是將臺中變成臺灣最懂表演藝術的地方,除了各式全新的節目與國際計劃,還希望與位在霧峰的國立臺灣交響樂團產生更深度的合作,讓臺中也成為一個最懂古典音樂的城市。要成長,王文儀發現臺中比臺北容易,「因為這個城市比較專心。」

法國機械劇團《鋼鐵交響詩》

「臺中國家歌劇院也是為年輕人而蓋、為未來而蓋,到這裡看表演、約會,甚至發呆都可以。」王文儀期許,創造中部人新的生活風格,新一代能夠成為「歌劇院世代」,將逛歌劇院、看戲、聽音樂會當成日常生活中最常作的一部分。父母常帶孩子來歌劇院玩耍,看到有人閱讀、創作、排練、演出,劇場與文藝變常態,不再有遺憾或斷層,對王文儀來說,歌劇院的夢幻使命,才算達成。

圖片提供:
臺中國家歌劇院

李玉玲

李玉玲

文章 80

大學念的是新聞。曾於平面媒體主跑藝文新聞多年,少了政治口水,多了藝術的活水。喜歡與市井小民的訪談,總能感受到民間泌泌湧出的旺盛創造力。記者多年的職業病,成了好奇寶寶,和人聊天時,不自覺會像在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