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計生活
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就可以過上任何一種生活
魂生製器創辦人張靚妤
回首販售雜誌將近十年的時間,除了改善生活收入,吳阿姨也有許多感觸,「我的社會學不敢說有修到博士,但有修到碩士學位啦!」吳阿姨的社會學,是在接觸各式各樣的群眾後,學習到的各種待人接物的「眉角」。READ>
已經74歲的洪阿姨,6年前因先生驟逝,為養活自己而接手先生販售雜誌的工作,對現在的她來說,最重要的是把自己好好照顧好。READ>
回想當年在台中火車站與大誌的相遇,「我第一次看到擺攤原本想進去的,可是又害怕⋯⋯」由於身體不便,胡小姐常求職被拒,只能待在家中,長期仰賴政府補助,久而久之也逐漸失去面對人群的能力......READ>
時序進入炎熱夏天,六月底一連好幾日午後盡是下得又猛又急的雷陣雨,幸好採訪這天,儘管烏雲密佈,但雨滴總是沒落下來,我們就在大馬路旁行人樹下,聊著何阿姨這幾年成為販售員後的生活。READ>
採訪這日,是六月的第一天,徐阿姨剛準備好新出刊的雜誌要給固定購買的客人。緩緩出現在捷運站出口,徐阿姨看似有些生疏,其實是因為前陣子手術休養,睽違了三、四個月,近期才回歸這片廣場。READ>
週五夜晚,信義計畫區的人潮不斷,街頭藝人的表演聲響此起彼落。這是莊阿姨的日常,開始賣大誌後,不分平日週末的每一個夜晚,她都在。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