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生活 如何提煉台灣在地文化為當代設計語彙?何佳興的方法論

2017年歲末,在巴黎龐畢度中心舉辦的國際平面設計聯盟(AGI)年會上,傳來一則令人振奮的好消息。在聶永真等國內外設計師的聯名推薦下,何佳興通過審查,正式成為AGI會員。

 

何佳興向AGI提交的作品資料,展現了一條非常清晰的脈絡。介紹始於國外著作的想像演繹,如俄國文學經典《普希金小說集》(2016,啟明出版)的書封與排版設計;緊接著台灣在地文化活動的視覺傳達,如為陳明章舉辦的「臺灣月琴民謠祭」設計的文宣、為蕭壠文化園區台南藝陣館設計的開幕紀念海報等作品;最後呈現他在書法、篆刻及當代藝術領域遊走的創作軌跡。這些作品乍看形式、目的各異,然匯聚而成的,是一位長期在台灣提煉在地文化為設計語彙的設計師身影,深刻而飽滿。

 

 

 

AGI入會門檻極高,自1950年代成立至今,也僅有5百多位設計師,躋身此平面設計領域的世界級殿堂。何佳興坦言其實原先他並無太大的信心,但抱持著機會難得的想法,決定一試,「我想看看自己的設計如果OK是為什麼,不OK又是為什麼。」而何佳興的入選,不僅說明著他將書法、篆刻等東方藝術創作方法運用於設計的嘗試可行,同樣令人矚目的,是他提煉自台灣在地文化的設計語彙,也能被不同國家、文化的人們感受,進而溝通。

 

歷經十多年在藝術創作和設計工作的摸索跌撞,何佳興逐漸走出一條自己的路徑,並據此發展出極具個人風格的獨特設計。然而,這條路徑雖建立在何佳興個人的背景經歷與文化養成,依然能夠作為參照。近年他開始嘗試整合自身經驗和想法,提出建立方法的必要性與可能,並期望觸發更多對於台灣設計的想像,「因為我的想法是,只要熟悉台灣生活氣氛就可以發展。」

 

淬自書篆藝術的設計方法

 

如果要在何佳興的設計路徑上,捕捉一個象徵性的起點,會是他在大學時期刻的一枚印章。大學雙主修書法、篆刻及當代藝術的何佳興,曾將自己關在工作空間長達七天,只為全心全意地將260字的心經,刻於僅有7x7公分大小的印章之上。乍聽之下有些像是執念般的瘋狂,何佳興說,多年後他回顧這一路走來的歷程,才發現自己不論是寫字、設計或各種形式的創作,都是從這枚印章延伸而來。

 

「書法和篆刻對我來說,一直是設計的核心。」但這一路來,其實經歷了多次的迂迴。何佳興原本大學志願首選是西畫組,卻因分數未及而到了書畫組,學習起東方的書法與篆刻。這樣的落差儘管曾帶來巨大的失落,卻也導向始料未及的柳暗花明。從抗拒到細心鑽研,何佳興對於書法與篆刻漸生興趣,甚至對於此種藝術的精神內涵與表達形式深感著迷。

 

 

但何佳興也始終不能安身立命於傳統的框架內。「在學校的訓練還是以傳統書法為主,所有對於書法價值的認知,也都是以書法史上的經典為規範。我喜歡寫那些經典,但在寫字的時候,我會有疑問和不滿足,會問自己,『除了這些之外,我還能寫什麼?』」創作者內心湧動的疑惑和不安,令何佳興不止步於傳統書法範疇,展開了長年的寫字實驗,發展出貼合自己身體的篆字變體創作。

 

然而何佳興在藝術創作的奮力探索,卻像是自傳統書篆藝術領域旁逸斜出的存在,反倒有些格格不入;另一方面,他試著將之放入當代藝術的領域,卻又面臨難以被闡述的艱難。

 

生活最終將何佳興帶往設計工作的方向,但在藝術創作中積攢的能量,並未從此失去傾注的目標。2002年起在誠品擔任美術設計,後於2006年成立個人工作室Timonium Lake至今,這一路來他漸漸意識到能夠將書法篆刻的原理運用於平面設計,像是書法的線條、行氣,或如篆刻的正負空間關係等特性,若與西式的格線邏輯靈活融合,能在文字編排和版面構成上創造出不同感受。「尤其篆刻本身就是設計的一種形式,有非常多東方風格的表現邏輯,可以直接移植過來。」

 

在長年的寫字和設計實驗中,何佳興從書法篆刻的筆墨線條與空間感等種種特性,沉澱出方法論的思考。有別於西方以點線面及單點透視為主的寫實表現基礎,在他看來,東方藝術中的線條,和相應營造出的多點透視的空間感,甚至是背後蘊含的對於精神世界的追求等哲學思考,應可開展出更多的設計樣貌。但他也認為,這並非在刻意區分東西方,也不在強調東方價值大於西方而落於本位主義的窠臼,而是在東方傳統藝術底蘊中發掘可能,並試著靈活運用東西方的文化性格,創新設計語彙。

 

 

例如何佳興近來的一個線條實驗。他用尺和鉛筆在紙上重複劃出幾道等長且平行的線段,線條間隙透著書法筆觸般的流動感;而這個兼具東西方性格的線條,可以作為基本單位,以此構築出圖像。一如他在《字母會》(2018,衛城出版)第二季套書的封面設計,就運用了這個線條單位,以不同的構成方式轉譯每本書的主題概念為視覺,既散發東方的氣韻,又有著西方的理性,十分引人想像,同時也呼應了《字母會》系列書籍中,台灣文學工作者回應西方思潮的立意與企圖心。

 

 

 

何佳興也持續在各種設計物中,有意識地經營書篆藝術的轉化運用,例如他在2017年獲得台灣出版界最高榮譽金蝶獎金獎的書籍設計作品《日曜日式散步者:風車詩社及其時代》(2016年,目宿媒體出版),即在一些版面編排中融入篆刻特有的空間感,創造出帶點戲劇性的閱讀感受。何佳興說,「我所有的設計,都在累積這些經驗方法。」

 

「創作是從土地長出來的」,設計亦然

 

將書篆藝術的方法融入設計思考,何佳興逐步走出一條獨特的路徑。與此同時,設計工作也讓何佳興從關注自我的藝術家,與社會有了更多而緊密的連結;他提到與許多不同領域的創作者合作,不僅令他看見台灣豐沛的創作能量,同時也深深意識到,「創作的藝術性只是一環。作為設計師,本來就是在與他身處的社會對話。不管是針對政治、文化或生活不同的層面,對話愈緊密,設計就愈到位。」

 

其中,與陳明章多次合作的經驗,令何佳興深受啟發。繼2007年為陳明章自辦的音樂會「恆春民謠進香團」做視覺設計後,何佳興又幾次為「臺灣月琴民謠祭」設計文宣。為了將設計做到位,何佳興曾跟隨陳明章等音樂人實際走訪台灣多地,不論是到屏東恆春一探月琴音樂的根源,或到雲林土庫聽車鼓陣與當地老團間的交流,種種皆讓他有了意想不到的經驗感受。

 

「那種感受是雖然我人在台灣,卻像是出去旅行。當身體的感知擴大了,才讓我意識到,原來台灣文化不是我想像的那樣,不是『low』、『台』這種刻板印象標籤能夠定義。這些文化有很深厚的底蘊,只是不為人所知,也不曾在主流文化中現身,但只要你在這個地方生活,就會對這些人事物有感覺。」坦言在這之前較多在聽國外音樂,何佳興因而從未想過在聽到這些在地音樂時,身體會有著前所未有的反應。這樣的「文化衝擊」,令何佳興開始重新思考和觀看自己生活的這塊土地。

 

 

 

而陳明章做音樂的方法,也同樣影響了何佳興。花了十多年做各種田調,陳明章大量累積和學習原住民、南管、北管、月琴等台灣既存的傳統音樂樂理,並以現代音樂的語彙進行創作,如他為日本導演是枝裕和創作的《幻之光》電影配樂,聽來現代、前衛,但養分是從在地音樂而來。「這背後的靈感太強大了。在了解他的這個做法之後,我其實非常震驚,原來台灣的音樂可以這樣發展。」不僅為了讓這些正逐漸消失的技藝在當代獲得新生,何佳興認為,陳明章做音樂的核心理念,便是「創作是從土地長出來的。」

 

在長期合作中,何佳興參照陳明章的做法,漸次梳理出自己的設計方法。除了熟悉的書法篆刻藝術,他也向台灣在地的常民文化取樣,像是宮廟信仰,轉化成具當代與在地性格的設計語彙。如何佳興獲得「2017金點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的台南藝陣館開幕紀念海報,在以線條傳神描摹的神明形象旁,搭配了再現廟碑樣式的文字編排,並以他在亞洲宮廟信仰中歸納出常見的金、銀、螢光色系,創造讓人耳目一新的效果。

 

「知道陳明章的方法,我才有辦法做這系列作品。」認為不論創作和設計終歸要從生活經驗出發,並讓自己貼近或進入,何佳興認為是這樣的過程:「我在這個地方生活,理解這裡的生活紋理、文化累積的生活智慧,再點滴回到日常,然後從設計上去還原這樣的感覺,自然就會運用到宮廟建築的線條或色系、碑牌的文字編排等元素,而不是看到什麼,就將形式複製下來,變成表面的模仿。」談及此處,何佳興的話音放輕,卻可聽出態度的慎重,「你愈做這些,愈知道要尊敬或尊重。尊重既有的信仰、文化、人、土地,它們就會給你源源不絕的靈感。」

 

 

何佳興認為,西方許多設計大師的作品,其實也都是從自己的生活而來,因而可以與當代的社會文化,存在一種精神上的共感。他也觀察,儘管台灣的區域性格強烈,但在地的設計脈絡還未成形,西式設計邏輯和價值學習有其必要性,只是須再更有自信,去發展台灣在地的設計語彙。近年,何佳興開始將自己的經驗和方法梳理出來,但他也強調,關鍵不在於只有他的路徑才能成立,而是提供一個想像,並期望藉由經驗的交流,觸動更多人加入這個龐大問題的探索。

 

「要定義一個地方的設計,不能只有一種形式,一定要是多元的。」何佳興認為,近來台式美學、台灣風格的討論再度回到大眾視野,是好的現象,但他也強調,台灣要發展自己的設計脈絡,不應被某種特定表現或印象所定義,也不應被一些強勢的文化符碼或象徵侷限了可能性。他從自身在藝術創作和設計工作的積累,發展出自己的方法,並期望激發更多想像,堆疊出台灣設計的多元性格甚至主體。何佳興相信,「當有越來越多人投入,這件事就會越來越能夠成立。」

 

 

何佳興小檔案

畢業於台灣藝術大學美術系,雙主修書法篆刻及當代藝術。國際平面設計聯盟(AGI)會員。自2000年至今,持續發表篆字變體的《寫字》實驗系列展演,觀照身體在不同時期書寫的線條演變。2002年加入誠品美術團隊,負責過敦南店、敦南兒童館與實踐店的各式平面設計;2006年成立個人工作室Timonium lake,獨立出版《和歌山歌劇 WAKAYAMA OPERA》、《二色心經 HEART SUTRA twice》作為創業之作,設計作品多坐落於文學、藝術領域,包括書籍設計、海報文宣與展場規劃等多元類型,持續在藝術創作和設計工作中探索東方線條的應用。

 

2015年,由日本東京藝術大學出版會推出的專書《T5:台灣書籍設計最前線》,訪問了5位書籍設計師,何佳興被視為能夠代表台灣的一個面向。曾兩度獲得金蝶獎金獎殊榮,包括《1980年代的愛情》、《日曜日式散步者:風車詩社及其時代》;為蕭壠文化園區台南藝陣館設計的開幕紀念海報,亦於2017金點設計獎拿下年度最佳設計獎。

 

本文轉載自:金點設計獎—「觀點-大師談華人市場設計」

 

同場加映

海漂的人,捲毛力卡花磚點亮回家的路

選舉過後,垃圾堆裡的金點設計:CULTU-RE文化實驗

新一代設計師,向路燈與青蚵嫂致敬

圖片提供:
金點設計獎—「觀點-大師談華人市場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