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關懷 清冰箱食堂,把厝邊連結成社區 -- 陳德君的萬華社區小學

by  黃詩茹
城市翻轉始終是靠在地力量,做社區就是慢慢走,不知道哪一天就走到了。」

週三傍晚的下班時間,萬華社區小學的辦公室卻人氣正旺。廚房裡,新鮮肉丸子一顆顆搓揉成型,大家圍著香草玉子燒討論料理撇步;牽著孩子的Doris及時趕到,手上還拎著兩條臘腸,「飯煮了嗎?來得及丟下去吧?」家常的晚餐時刻,是萬華社區小學每兩週一次的「小學冰箱菜」。

 

來吃飯,讓生活喘口氣! 

 

「我們不玩自我介紹,不一定要圍桌子坐,大家隨意!」萬華社區小學的創辦人陳德君是今晚的靈魂人物。今晚的食客,有在地居民,也有糖廍文化協會的成員、社區大學的教務,即使是初次見面,也有自在的親切感。

陳德君用一頓飯的時間,把社區連結起來,沒有壓力的七嘴八舌間,或許資源就這樣出現了。汪正翔 / 攝影

從2016年6月開辦,「冰箱菜」至今累積30多個場次,從過去有主廚掌廚,到今年的一人一菜。陳德君特別希望讓孩子離巢的父母或獨居長輩來吃飯,這類人雖不常出現,倒是揪來一群同樣投入萬華的社區夥伴,「和閨密見面聊感情,工作上的事情卻很難交集,但大家都在萬華工作,一起吃飯聊天,很放鬆。」

 

一頓晚餐,讓大家的生活喘口氣。帶小孩的家長,下班不用匆匆回家張羅晚餐,像Doris一樣的全職主婦,能把孩子帶來,不用悶在家裡煮飯。閒談間,彼此關心活動的籌備進度、分享地方情報、順便揪個團購,沒有壓力的七嘴八舌,或許資源就這樣出現了,也常有互看面熟的人們,因此而相認相識。

 

愛麗絲夢遊萬華19年

 

從還是台大城鄉所的學生,到2016年成立萬華社區小學,投入社區規劃工作19年,陳德君已深深融入在地。畢業後只當過幾個月的上班族,自嘲是不聽話的員工,當時社區規劃師的政策正起步,於是她決定回到萬華。自立門戶的第一年,申請到文建會的60萬補助,握著有限的第一桶金,陳德君和糖廍文化協會合作,將閒置已久的國宅辦公室爭取改造為糖廍生活館。

 

為了實現大家夢想中古色古香的建築樣貌,一群人上山砍竹子,樣樣自己來。兩個月後的開幕記者會上,一位協會長輩致詞時說:「當初德君說要做這個,我還想說妳是愛麗絲喔?沒想到真的做出來了!」諷刺的幽默感,正是陳德君口中萬華人的真性情,「我在做一個夢,但這不只是我的夢,是大家的夢,其實大家心裡都有愛麗絲。」

 

 

 

萬華社區小學對面的和平青草園,早期是仁濟療養院,指定為歷史建築後,由公園處做了簡易綠化,初期居民並不滿意。既然如此,大家想要什麼樣的公園?綠地植栽、能泡茶下棋、能練排舞、附設停車場都是選項,陳德君帶著里長、里民四處參觀生態公園,讓綠地越多越好,水泥越少越好逐漸成為共識,後來眾人也決定不設停車場,保留天然樣貌。參與式規劃說來輕鬆,身在第一線的社區規劃師卻是費盡渾身解數。

 

 

曾經,形成的共識最終卻未被採用,或無意識地忽略了不同的聲音,但也因為過去的經驗,現在的陳德君更了解如何將案子醞釀成熟,不僅讓居民有參與機會,更得將形成的共識上達天聽。她認為「參與對象的包容性」是社區規劃的成敗關鍵,「一個議題的討論是否包容到所有的對象?不同意見的人可以分場次,並且告知不同場次的討論結果,但絕對不能排除。」

 

凝聚共識,不只靠規劃

 

很多人不知道「社區規劃」在做什麼,起初她會用「社區營造」來解釋,但十多年前,她已改口說「社區教育」。「規劃不是重點,共同學習才是關鍵。不然永遠都是『要』或『不要』,但中間應該還有其他選項,只是大家不知道。」她心中的教育,不是單向的訊息傳遞,而是共同體驗的「社區學習」,這一路的體會也讓陳德君對自我定位有所調整。

 

 

 

 

萬華社區小學成立後,隨即舉辦11個梯次的小小社區規劃夏令營,讓社區成為學校的延伸,帶孩子上一堂最真實的鄉土教育。走在萬華,陳德君看到的不只是古蹟和歷史建物,還能細數地方史與綿密的產業網絡。鄰近的艋舺服飾商圈,多是民國40年代上來打拼的彰化芳苑人,靠著中原染織廠的布邊碎料,以勤奮的家庭代工促成繁榮的成衣業,全盛時期多達1500間廠商,傳到第二、三代,目前僅存3、400間,產業轉型、事業傳承是商圈內每個家庭的共同問題。

 

面對在地現況,陳德君有一幅長遠的藍圖,而且她很清楚,城市翻轉始終是靠在地力量,「做社區就是慢慢走,一步一步,不知道哪一天就走到了。」魏子鈞是團隊中唯一的萬華人,他也曾覺得為什麼這麼多人喜歡這裡?而且對萬華如數家珍?「我住在這裡,卻沒有那麼強烈的感受,直到加入小學,才慢慢補足過去沒看見的地方。」(同場加映:艋舺在地小旅行,把街友變社區的好朋友)

 

危機中看見可愛艋舺人

 

去年梅姬颱風過境,新店溪原水濁度飆升,陳德君說當時萬華小吃攤很有默契的停止營業,因為很多人一輩子就賣一樣東西,賣的是信用。「可能是由衷內化了吧,從他們身上我學到很多做人處事的道理」,社區營造沒有所謂的在地或外地,在於如何和在地「交陪」。

 

「萬華的人際關係很緊密,很多事情都是點到為止。」她常說萬華人情濃厚,但那不只是單純的溫暖友善,而是人與人間真實直白的互動,「現代人不爽也跟你說謝謝,但萬華不是這樣,不爽就是不爽,雖然過幾天覺得你說得有理,但我還是有點不爽,很有溫度,也滿生猛的。」即使偶有意見相左,因為有情義,大家就能繼續走下去,「這個要在這裡才知道啦!」

 

 

去年底,萬華社區小學等十多個社福團體以「培力」與「草根」的概念,共同組成第一屆的「培根市集」,透過熱鬧的活動將人帶出來、互相給力。從一個人的心願,連結到一群人的力量,回顧社區規劃師扮演的角色,陳德君說:「這份工作在做跨專業領域、跨世代的溝通。」資源終究有限,議題卻無限寬廣,不變的是提醒自己要正直、包容和理解,「千萬不要貼標籤,就是理解、理解、再理解。」

 

 

來吃飯,累積一起往前走的能量!

 

當初陳德君正在尋覓辦公地點,有緣結識了也在尋找落腳處的「夢想騎士」,一個深耕社區、一個引導青少年,兩個團隊就這樣成了分租鄰居。後來夢想騎士覓得新家,正準備遠征歐亞大陸的出走,於是兩家人決定一起吃頓飯,紀念這個美好的相遇,也就成了第一次的「冰箱菜」。

 

那一頓飯,也意外地成了陳德君的生活喘息。「做這個工作常覺得很孤獨,就算沮喪還是要繼續,心理狀態有時很憂鬱,是夢想騎士讓我知道不能一直這樣。」因為共享空間,彼此的工作都看在眼裡,不同專業領域的相逢,為她帶來深刻的激盪。「夢想騎士強調青少年的身心,我曾覺得他們好個人,我們做社區就是要團隊工作。但後來我發現如果沒有先照顧好自己,不要幻想做社區工作,原來他們在做的是我們的前端。」

(同場加映:小孩食堂,改變無緣社會中孤單吃飯的窘境)

 

 

 

回顧這一年的小學足跡,她感動地說以前是打游擊,現在終於有了夥伴,「如果由我發動,這真的是一個夢,但現在明確地擺在眼前,每天有夥伴一起做,這個夢好像變得比較踏實,是一個可以實踐的願景。」

 

餐桌上的火鍋繼續加料,蒸煙騰騰,食客隨意來去,話題早已從南到北。對現代人而言,社區或許是飄渺抽象的概念,但聽這滿屋的人聲笑語,陳德君說:「什麼是社區?這就是社區啊!」

 

圖片提供:
汪正翔

黃詩茹

黃詩茹

文章 70

畢業於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宗教研究所。 現為自由文字工作者,從事文字企劃、採訪撰稿。 願以文字堆疊出一條小徑,通往有光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