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會「變形金剛」(系列之42)

by  夏瑞紅

小村只一間警察派出所,卻有八座廟,其中三座歷史超過三百年,六座集中在一條路上約四五百公尺內,若再加土地公廟、萬應公廟和大廟周邊的五方營(東西南北中五座低矮小廟,象徵護衛主神的五個天兵營寨),總計約有三十座。小村人煙稀少,這種「神明監護站」的密度還真奢侈。

這些寺廟各有廟會活動,一年到頭此起彼落,熱鬧不休。諸方神明間也講應酬排場,這回我們帶人去添香,下次換你出兩車信徒來捧場,就跟名流顯要做世俗公關一般忙碌。廟會可說是台灣、特別是南台灣庶民生活重要的一部分。

一般來說,廟會整體色彩俗艷、聲光劇烈、秩序混亂、場地整潔也「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我常待不住,才一會兒就想逃。 廟會內容看起來大同小異,一樣的牲祭、華轎、陣頭、鑼鼓隊、戲台和鋼管辣妹花車。開場時常見乩童持七星劍、刺球渾然忘我地敲頭砍背,一身鮮血淋漓,以此象徵神明駕到。那場面一副禁忌森嚴的樣子,頗嚇人,但似乎也是它,讓今日廟會勉強還保留一絲神祕肅穆。

廟會場外的攤販也千篇一律,冰淇淋炸雞烤香腸和滿地垃圾,參與民眾衣著隨便,跟去逛夜市差不多。 童年在外婆家農村,春夏秋冬隨各種祭祀行進,當時我毫不懷疑阿公阿嬤說的舉頭三尺有神明,也相信萬事萬物、連鍋碗瓢盆都有靈。那之後除了採訪工作之需,就很少參加廟會拜拜,一直到回小村,才和這樣的信仰生活再次接頭。相形之下,現代廟會金碧輝煌、聲勢浩大,卻不如印象中古早廟會那樣莊嚴又充滿收攝力量。不知是我變了,還是廟會變了?

 

據說,過去宮廟主任委員、幹事盡是地方碩學鴻儒,近年卻多由政商名流擔任,並以廟會熱鬧程度、甚至是媒體曝光率來評比「經營績效」,如此一來,廟會的本質難免轉變。時下宮廟流行請公關、廣告公司外包宣傳行銷,Q版媽祖、三太子公仔…等周邊商品令人眼花撩亂。不能說其中毫無趣味,只是這種趣味和阿公阿嬤那時的「香火」(把平安符縫在小紅布袋裡、再用紅線繫成項圈),已大不相同。

以前廟會都會請歌仔戲、布袋戲班來酬神,現在還是,但台下盛況不再,觀眾常只剩「神明」而已。他們常用錄音對嘴、虛應故事一番,兩三人各一套行頭便包辦整台歌仔戲,布袋戲則一人便可搞定。取而代之的是,炫麗的流動電子舞台「變形金剛」,搭配勁裝辣妹、快歌艷舞。

「變形金剛」初看只是一輛普通大卡車,但一部部展開後,前後台、階梯和燈光音響控制中心一應俱全,宛如暮色裡盛大開屏的夜光孔雀,富麗堂皇又輕盈靈巧。戲台和戶外電影曾是廟會要角,但這豪華流動花車一出道,她們頓時黯然失色,尷尬的是還得硬撐著,不能下台。

比起過去純樸年代,廟會吸引人的因素日漸消褪,我輩對廟會已不像上一輩那麼認真,不知道未來下一輩當家時,廟會又會變形成怎樣?

有一次去海邊參觀五年一度的燒王船廟會,人潮洶湧,運金紙白米生鮮蔬果日用品的卡車,一車又一車,把兩層樓高的王船塞到滿爆,鬧烘烘忙了兩個多小時,忽然五彩鞭炮連環爆炸,黑壓壓的濃煙瞬間埋沒王船,待煙霧稍散,王船已燒個精光,人潮一哄而散。

啊?就這樣?好浪費、好不環保呀!驚詫之餘,我轉頭卻見擠在身邊那位阿婆正雙手合十,雙目直盯王船,口中念念有詞。其專注似乎在四周形成了結界,讓漫天煙硝喧嘩都自動退避。臨走時,她對我說,若有陰陽眼,此刻就會看見王船順著退潮揚帆出海。

這位阿婆年高七十九,拄著拐杖從鄰村趕來,她說她從「作囡仔」就來送王船,至今送了十幾回,無一缺席。 那日黃昏遙望茫茫大海,我沒看到返天述職的王船,倒隱約若見,誠敬中有神、虔信處有廟。 人間願望不斷、祝福不息,想必廟會就會一直變形,一直傳存下去。

 

圖片提供:
邱勝旺

夏瑞紅

夏瑞紅

文章 56

一個女生,從小莫名自命不凡, 但其實只是平凡地生長於台灣小島。 在報社上班二十餘年,寫過幾本書,也當了媽媽, 我行我素,似乎對自己滿有把握。 傳說中的世界末日那年遷居農村, 才發現一切突然歸零, 人生得回頭重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