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點專欄
「台菜詩人」林祺豐
王南琦
從醫院的護理科主任,到獨立執業的助產師,6年來,萬美麗迎接上百位孩子來到世界。在醫師接生比例高達99.87%的今天,助產師是一份什麼樣的工作?READ>
灌腸、壓宮底、剪會陰、催生、減痛...生產過程中的醫療處置,我們可以如何看待與選擇?生命與醫療的界線如何拿捏?READ>
我們都是「被選擇」來到這個世界,成為大人,也孕育了下一代。今天我們回到「人之初」,重新思考懷孕到生產的過程,有沒有其他可能性?有沒有其他方式能回到女性的身體自主和自覺,想想如何對自己、下一代更好?READ>
參選後,徐書慧和8歲的女兒有過一段對話。「媽媽,我覺得你不會選上,因為沒有人認識你。」「那你希望我選上嗎?」「有一點希望,因為你會幫小朋友說話。又有一點不希望,你現在好忙,到底什麼時候才選完?」READ>
質詢台上的林靜儀強悍犀利,其實她看溫柔生產的紀錄片也會感動掉淚,但她提醒,「我們不能只談美好的那一面,這會落入一個不道德的陷阱...」READ>
孩子走後,郭詩薇聽見神對她說話,不是聲音,而是以意念傳遞,「妳知道,我是為了妳的緣故,才讓沛暘回來的嗎?」這是第一句。第二句她收到的是「妳覺得妳在等候我醫治他,其實,是我在等妳放手。」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