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點專欄

觀點專欄 你要夏蟬的一瞬一生,還是要無止盡的漫長?我看《願未央》與《我記得》
創作固然能幫人心靈飛翔,但也會形塑我們的生活方式,我相信觀眾從《願未央》、《我記得》裡所能感受的,有一部分是朱家兩代人因創作而產生的生活力量吧。READ>
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創業與人生的神隊友,專訪數感實驗室共同創辦人賴以威、廖珮妤
兩人將愛實踐在共組的家庭裡,也實踐在攜手創業的數感實驗室裡。數感實驗室自 2016年成立,以推廣數感教育為目標,期望改善台灣體制內教育下,許多學生對數學產生誤解、害怕數學的現況。READ>
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章魚法官心內話,張瑜鳳的法律家庭劇
張瑜鳳是台北地方法院行政庭法官。擔任律師的先生說她是非典型法官、另類作家;她也是一對高中兒女眼中有愛有夢又愛哭的老媽。沒時間的張瑜鳳,竟也在報紙副刊寫了三年專欄,集結成《章魚法官來說法》。READ>
焦點企劃

焦點企劃 從教育拿回飲食選擇權:酸女孩的四季料理教室
台灣飲食到底怎麼了?照理蔬果有它順應生長的季節,但現代人失去分辨當季食材的基本能力。「我知道許多媽媽其實連去菜市場、進廚房都備感壓力,所以我們要走進實體場域,陪伴媽媽們捍衛下一代的食品安全。」Jean說接下來酸女孩要做台灣第一家四季料理教室...READ>
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點亮土地的下一步:李依樺的光美學
藝術的學習背景,李依樺不諱言,來中強光電任職前,思考的面相聚焦在藝術的實踐,有了孩子,當了媽媽以後,對於工作,對於生活有了不同的想像...READ>
觀點專欄

觀點專欄 超前部署…加入台灣農產國家隊 feat. 紙包石斑魚
瘟疫的明天過後,如果愈來愈多人因此更願意親近、觸摸、品嚐台灣土生土長的農漁牧產品,我們將可以開展新的在地飲食運動...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