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如何提煉台灣在地文化為當代設計語彙?何佳興的方法論
在長期合作中,何佳興參照陳明章的做法,漸次梳理出自己的設計方法。除了熟悉的書法篆刻藝術,他也向台灣在地的常民文化取樣,像是宮廟信仰,轉化成具當代與在地性格的設計語彙...READ>
焦點企劃

焦點企劃 郝明義:面對生死,要有兩個相信
生病是苦事,尤其是比較重的病。但也因為如此,我的建議是:不要苦上加苦。設法使自己的「心」不再受折磨,也不要用自己的「心」再來折磨自己。READ>
焦點企劃

焦點企劃 謝謝你來地球94天:弟弟的歡送會,是太陽的顏色
孩子走後,郭詩薇聽見神對她說話,不是聲音,而是以意念傳遞,「妳知道,我是為了妳的緣故,才讓沛暘回來的嗎?」這是第一句。第二句她收到的是「妳覺得妳在等候我醫治他,其實,是我在等妳放手。」READ>
焦點企劃

焦點企劃 【面對告別】楊婕妤:這些年,愛滋病友與早夭寶寶教我的事
關愛之家與家人告別的方式,是火葬後把骨灰磨成粉,放在漂亮的包裝盒裡,與關愛之家的病友及孩子一起到淡水河邊,說說與這位家人一起生活的點點滴滴,將骨灰伴隨著我們的思念撒向大海,讓他也有機會環遊世界...READ>
焦點企劃

焦點企劃 【我與外籍看護】生活在同個屋簷下,界線更要畫清楚
台南市上班族徐小姐,自行申請「直接聘僱」,找到菲律賓籍看護照顧父親,這是她第一次聘僱外籍看護。我們特別請她聊聊:為何選擇不委託仲介?是否支持外籍看護成立工會?如何看待生活在同一個屋簷下的勞雇關係?READ>
焦點企劃

焦點企劃 【我與外籍看護】一起玩一起哭,她是微妙的「新家人」
退休老師Emma委託仲介聘僱外籍看護照顧公婆近20年,公婆過世後,她與最後一任看護Santi仍保持聯繫,更邀請Santi一同參與肢體工作坊...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