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點專欄

觀點專欄 《謝謝你,在世界的角落找到我》那些亂世中的女孩身影
姪女晴美被一枚炸彈炸飛,鈴子內心太痛苦而無法接受現實的畫著,畫出如炭筆素描出的煙火,到身體的扭曲線條,這裡沒有血肉橫飛,而是以黑白繪畫拉出人在事發當下,與現實的疏離。READ>
觀點專欄

觀點專欄 在屏東Eske Place Coffee,看到當初選在華山開店的自己。
我在乏人問津的巷弄間,看見「小」的目的正是為了用極純粹思想和世界對話。他們在分享一種體驗,一種快樂,一種店雖小卻直往大世界的開闊理想。READ>
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坦露脆弱,正是我們的勇敢:女節,看見女性強大內在的狂歡節
女人常被說感情用事、多愁善感,「情」被認為是不快速、不理智的,但有情有慾、敢情敢慾,並不是我們的弱點。READ>
觀點專欄

觀點專欄 如果能夠,讓這世界稍微好一些—花蓮Giocare 義式.手沖咖啡
日式老屋空間裡的Giocare 不只是一間咖啡館,而是用咖啡、陶器、繪畫、催眠撫慰受苦的心的療癒系空間。READ>
觀點專欄

觀點專欄 我不醜,只是很真實:餵養野獸的,其實是孤單。
我們(或是孩子)都需要一個「美女」,在外人看到的是醜小孩或野獸時,她看的見孩子真實的原貌,並且接納他、看見他的努力與改變。而這個「美女」,可以是任何人,也可以是自己。READ>
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我叛逆,我戰鬥,因為有東西想守護:王南琦,其實很溫柔
當地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李根政講到人類在追求「經濟發展無極限」的遊戲中面臨的文明反噬,麥克風傳來哽咽聲,這讓她極度震驚:到底地球發生了什麼事,台灣又怎麼了,這人竟如此失控?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