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點專欄

觀點專欄 女性補腦運動 feat. 栗子燒肉 & 栗子飯
最近在一片選舉的煙硝烏賊口水中,看到一群人……她們是「歐巴桑聯盟」。把原本自己生活中關心的大小事,升級成大家都應該參與的公共議題。她們希望進入地方議會,把地方政治來個母性的翻轉...READ>
焦點企劃

焦點企劃 【面對告別】26歲罹癌後,我不求活得長與精彩,只求不白活
我覺得很諷刺,當我以為癌症等於死亡時,我可以那麼坦然地覺得我要把握最後的光陰好好「活著」;但是當我開始治療穩定後,我卻為找不到我「活著的意義」感到無助恐懼、措手不及。轉折點出現在數場演講後...READ>
觀點專欄

觀點專欄 話從一開始說清楚,否則之後萬劫不復!
跟不認識的人說話很難,但跟認識的人說話,其實更難!這是為什麼,每當我聽老一輩以分享人生智慧的角度說明人脈的重要性:「要解決問題的話,去找認識的人比較好說話。」都覺得他們說的只對了一半。READ>
焦點企劃

焦點企劃 《祝我好好孕》:是對什麼恐懼,讓生命難以溫柔來去?
這部以生產為主題的紀錄片,選擇將死亡擺在觀眾無法迴避的位置。疼痛、不適都是生產的一部分,它的存在必然有原因,也有意義。花錢消除疼痛,「那和我們對身體經驗的陌生、對死亡的害怕是連結在一起的。」READ>
焦點企劃

焦點企劃 【生產光譜】深信醫院很安全的我,生完的感覺:終於解脫
經過這次經驗,我覺得生產自主權必須從教育開始,透過官方提供公開透明資訊,讓孕婦了解整個懷孕過程,了解她們有選擇,知道自己雖然懷孕但不是病人,懷孕也絕不是去醫院檢查、時間到了就待產如此簡單的事情。READ>
焦點企劃

焦點企劃 【生產光譜】月釀杯媽媽Vanessa:無痛讓我更專注在生產的其他感覺
我懷胎以後,才發現子宮真的是一個很酷的器官,甚至強大到應該要統治世界。在台灣,就像是女性生理用品,產婦目前沒太多生產方式的選擇,明明期待好的服務,但卻不知道該去找誰,或是只能靠多花錢...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