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企劃在田埂上流浪

焦點企劃 在田埂上流浪

生長於農村的我,多年來看著它漸漸失去活力,無法抑制心中難過與疑問,決定踏上以生產有機或低農藥蔬果著稱的北海道,了解他們如何在維護作物品質與自然環境之間取得平衡。READ>

看見女力琴聲響起 陳珮文為偏鄉孩子圓夢

看見女力 琴聲響起 陳珮文為偏鄉孩子圓夢

「沒有人是一生下來就想付出的,但是看到孩子一步步成長,就覺得所有的付出,值得!」南投縣仁愛鄉親愛部落親愛國小老師陳珮文、王子建夫妻檔,攜手打造第一個原住民學生弦樂團「親愛愛樂」的故事感動不少人,回首這些年的奮鬥,陳珮文下了這樣的註解。READ>

看見女力四季訪書終不悔 鍾芳玲寫出永恆

看見女力 四季訪書終不悔 鍾芳玲寫出永恆

1997年鍾芳玲出版《書店風景》,她的第一本書店書寫,也是華人世界頭一遭,第一手貼近報導西方書店的書。「書話三部曲」奠立了鍾芳玲在華文出版界「第一書女」的盟主地位,書店之於鍾芳玲,大約就像小吃研究之於王浩一,鐵道小旅行之於劉克襄。READ>

看見女力行動藥師關心你 把病人當家人 

看見女力 行動藥師關心你 把病人當家人 

藥師的職業價值是什麼?7年級的蔡詠億、陳奕涵,是iHealth政昇處方宅配藥局日益壯大的行動藥師團隊中,唯一兩位走到第一線的女性行動藥師。她們在送藥到府的服務過程中,從病患的身上,找回了答案。READ>

看見女力放下新聞 馮小非放不下土地

看見女力 放下新聞 馮小非放不下土地

四十五歲以後,馮小非就經常夢想卸下「上下游News&Market新聞市集」新聞主編之位,「告別新聞。」雖然一直從事新聞工作,也深具使命感,但網路上充滿無謂的訊息,酸腐的嘲弄,「老實說,我真的沒有那麼喜歡。」READ>

觀點專欄炒米粉

觀點專欄 炒米粉

細究其實,祖母只是用了豬油、紅蔥頭、金鈎蝦、韭菜、醬油、鹽而已,連香菇都沒放,頂多加了一勺煮沸全雞的湯水,然而原如素練的米粉從村姑變身韻味十足的麗人。兒童本心單純,感官味覺卻更敏銳,我牢牢記住了炒米粉的滋味。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