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美好生活未必在都市—「美好花生」的最初衷,是不想一年只能見爸媽6次
鍾媽媽一句「年紀大了不想再炒花生」,讓梁郁倫與鍾順龍開始思考,居住在擁擠的都市,從事著世俗眼光中的得體工作,每個月只能返鄉見家人一次的生活,「真的是我們想要的嗎?」READ>
觀點專欄

觀點專欄 看似破曉的西沉,那些日本電影的家庭風景。
最近知名的小說與電影《愚行錄》,裡面有一句重點台詞:「日本社會不是M型社會,而是階級社會。」你出入帶著你的階級、社區,人們對彼此還是有禮謙和,但那距離是有條件的忽遠忽近。READ>
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弱弱相乘也可以很有力!三明治工:蹲下看世界說不定也很幽默
對這三位北藝大校友而言,身心障礙者才是藝術家的設計繆思。除了做餅乾、手工皂、洗車,他們的創造力也應該被看見。READ>
焦點企劃

焦點企劃 不小心成為減塑教主,洪平珊:我只是好奇,什麼樣的生活才快樂?
走上減塑之路的初衷,並非要成為上街抗議的環保人士,更不願因此對身邊人使用塑膠製品感到憤怒。無塑生活對她而言,是一種讓自己更快樂的生活方式,過程中她必須隨時與自己對話,進而找回更多的生活主導權。READ>
觀點專欄

觀點專欄 讓大甲媽停轎的最強真情意
大甲媽祖繞境時,鑾轎停駕…就在彰化縣員林市區街頭,一路隨行的同志團體擺設好的香案與一面大大的彩虹旗前,同志信徒們以八千份的彩虹壓轎金,發放給信眾,並衷心祈求媽祖守護保佑,讓任何人都不再受到歧視。READ>
觀點專欄

觀點專欄 如果在台灣,開一間小孩食堂?日本出了教戰手冊!
開小孩食堂,但要怎麼開始呢?根據小孩食堂事務局的教戰手冊,雖然經營團體、開放時間、活動形式都大不相同,但共通的定義是「小孩一個人也能安心上門、用免費或低廉的價格提供社區居民美味餐點的地方」。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