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點專欄
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心跟著光走 徐芳筠回到家的原點
「光只是媒介,以廟宇為基地,找回世代認同、凝聚社區向心力,才是真正任務。重現古老生活韻致,文化自然生生不息。」徐芳筠點出光環境運動的深意,也映照自己從紐約回到台灣的尋根之旅,找到實踐的著力點。「原來從事藝術職業並非追求藝術,而應回歸生活。 READ>
觀點專欄
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創作經紀 你就是品牌
新潮有梗的LINE貼圖,是分享生活心情的最大樂趣;宜蘭火車站旁的幾米廣場,已經成為熱門打卡景點;馬來貘與大同家電聯名推出的黑白限定款電鍋、檯燈、吹風機,創下秒殺售罄新紀錄。是誰讓療癒圖像走入生活撫慰人心,將幕後插畫家捧為話題偶像?答案是「經紀人」。READ>
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打造公益平台 馬玉如讓物資暢流
這段受贈的經歷讓馬玉如意識到,在現在經濟低迷乃至有資源分配問題的時代,若是能讓物品互相交流餽贈,將可降低資源的浪費與不必要的支出。此時正好姐姐馬玉珊與好友林慧洵和林巧雯討論創業的可能,於是,決定成立物資交流贈送公益平台。READ>
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徐譽庭 轉化寂寞造就超級編劇
「20歲,還可以用年輕當藉口;30歲,懂一些事,開始忐忑,要為自己的人生找定位。」已經走過30歲焦慮的徐譽庭,2011年創作了《我可能不會愛你》奪下7座金鐘獎,大仁哥與程又青的愛情故事固然令人心動,但女主角面對30歲「初老」的心情,更讓人心有戚戚。徐譽庭說:「我知道30歲的惶恐,想以過來人心情給走在後面的人一些建議。」RE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