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考進北一女變吊車尾,是閱讀的快樂讓她沒有放棄自己,及這群花蓮的孩子
生於緬甸的花蓮慈濟醫院小兒科醫師朱紹盈,看見這裡的孩子是弱勢中的弱勢:有寶寶被喝醉酒的父親壓扁差點丟了小命、有年輕媽媽送到醫院生產時酩酊大醉、還有幼兒的排泄物裡被檢驗出一堆報紙跟雜草。 READ>
觀點專欄

觀點專欄 非親子專家的家長自省文:最重要的不是答案,而是追求真理與普世價值的過程
答案是什麼不是最重要,重要的是追求真理、追求普世價值的過程。順便好好的想想:如何讓孩子建立保護自己、尊重別人的健康觀念?永遠保持良善的心意與人相處學習……我希望自己可以這樣教小孩!READ>
焦點企劃

焦點企劃 單車環島捐義乳 李永紅無私傳愛
台灣癌症基金會第六屆生命鬥士李永紅,和丈夫吳清文之間有個共識,每當領到年終獎金,便會購買義乳、捐贈給需要的癌友。READ>
觀點專欄

觀點專欄 事業,也要一生一世一種樣?
有位導演跟七年級生柯萱如說:「這不一定是選擇的議題,我相信妳未來的某個階段,有能力找到最適合發揮能力和熱情的位置。」這句話讓她對於「選擇」不再焦慮,開啟了多元專業的發展。READ>
觀點專欄

觀點專欄

觀點專欄 Are you lonesome tonight?
孤單是人生之必然。孤單有時來自無從參與,有時則因不被了解。到頭來,仍是求人不如求己。你得先練習把自己的日子過好。會因此孤單嗎?或許,但想必有新的熱鬧在前面。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