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點專欄

觀點專欄 最近服用「閨密」了嗎?
對我來說,種種源源苦水、抱怨客訴、或是心酸委屈、憤恨難平,這麼難醫的心病,不能找心理醫生喔(因為太頻繁也太貴!)惟有把悲傷留給自己…的閨密。READ>
觀點專欄

觀點專欄 我們真的面對霸凌了嗎?
如今的大人竟如此怕自己國王的新衣被拆穿、這麼想當一個《純真年代》中若無其事的「好人」,一個MV引發的餘波效應,讓我懷疑我們這些大人真有面對過全國各地正在被霸凌的學生嗎?還是真催眠自己活在一個充滿假象的「純真年代」裡?READ>
觀點專欄

觀點專欄 從《比海還深》看樹木希林的時代母親容顏
演出《比海還深》的樹木希林,代表著亞洲母親的時代容顏,理解了一大群從經濟斜坡下滾落的大人們,內心啼哭如嬰兒,樹木希林愈走愈遠的背影,與始終回首的笑容,如此這般,救贖了兩三代年輕人。READ>
觀點專欄

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頑童校長:垃圾都是可造之材
蘇偉馨是典型的亞斯伯格,成長過程經歷和別人格格不入的困惑。她從動手做中學到重要態度:把偏見拿掉。「不會做事,不會懂事。永遠要質疑你認為的『應該』,打破固定的思考,才會有創意。」READ>
觀點專欄

觀點專欄 當「女人要愛自己」成為另類魔咒
我對「愛自己」這件事必須要被提醒,一直感覺颼涼,到底當事者有多不愛自己才需要如此如揮馬鞭般的鞭策?這類性別大於身為一個人本身的思考,從20世紀到21世紀不斷衍生,簡直像伊藤潤二的「富江」一直引起人想將其「打掉重練」的慾望,以及反覆招來「更不愛自己」的可能性。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