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專欄羅莉,妳在家嗎?

觀點專欄 羅莉,妳在家嗎?

羅莉·Ÿ安德森(Laurie Anderson)一直都那個龐克髮型,到現在都沒變。其實她不必改變。八一年一首《超人》(O Superman)雖是實驗前衛音樂,卻佔了流行音樂的排行榜,歌詞諷刺雷根時代的政治專制,同時也在表達現代人溝通的困難。如今這首歌諷刺川普仍然非常和宜。READ>

看見女力靈魂直見,沒有界線—雙城愛與死

看見女力 靈魂直見,沒有界線—雙城愛與死

作家葉姿麟在她的新作《雙城愛與死》中,寫下一群在北京台灣女人的故事。跟所謂的「台商太太」不可同日而語的是,她們孤身一人,在血淋淋的職場搏鬥裡,為工作、愛情、婚姻,夢想與抱負,野心與現實的拉鋸,苦苦奮戰。READ>

觀點專欄一個人吃飯並不孤單

觀點專欄 一個人吃飯並不孤單

《孤獨的美食家》在台灣出版時,作者久住昌之先生曾經表示覺得這個譯名有「違和感」,然而電視版取名為「美食不孤單」,久住先生卻覺得對了,人家問他為什麼,他的回答是:「只要有美食為伴就不孤獨。」READ>

看見女力我不是只有勇敢 徐芳薇

看見女力 我不是只有勇敢 徐芳薇

單耳兔的故事從徐芳薇十歲那年,再也不能跳舞,無法到學校上課開始。二十多年,成為一個沒有領身障手冊的身心障礙者以來,除了對抗病痛,很大的力氣,都用在消化同情和安慰。READ>

觀點專欄三毛的虛構

觀點專欄 三毛的虛構

荷西比三毛年輕八歲,天平座,熱愛運動和潛水;怎麼看,我都不認為荷西是三毛虛構出來的人。至於,他們的愛情是否真那麼淒美?荷西曾有過好些個外遇,經常幾天消失不回家,他究竟對和三毛的愛情婚姻有什麼想法?READ>

觀點專欄我看三毛

觀點專欄 我看三毛

三毛是華文界最具影響力的旅行作家,雖然她後來不主要寫遊記。而旅行作家對我並沒有任何貶義,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像普魯斯特那樣去回憶他的逝水年華,如果沒有精采的想像力和文筆,與其寫斗室生活,我寧可讀旅行文學,像三毛。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