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點企劃

焦點企劃 陪你望盡人生最後風景《面對惡靈》-張淑蘭的溫柔以待
原本生長在蘭嶼東清村的張淑蘭,高中畢業後,便到了台灣本島就讀護校,22歲的那年重返蘭嶼,回到蘭嶼衛生所擔任護理師,接下了居家護理、安寧照顧和獨居老人照護的工作,這是一個極為艱鉅的挑戰,沒有前例或前輩可以指教的工作,每天都像摸著石頭過河般,邊走邊學。READ>
觀點專欄

觀點專欄 跟阿美族藝術家與嫚嫚主廚一起相約「山裡見」
潘守誠利用各式回收木材與廢鐵改建深山裡的藝術民宅,潘太太「嫚嫚主廚」也夫唱婦隨,搬到「山裡見」開設無菜單料理餐廳,夫妻倆齊心合力,打造結合藝術與美食的特色餐廳!READ>
焦點企劃

焦點企劃 門牌只是配角:蔡沛原的小島設計
多數人對東引的印象只停留在藍眼淚、東引島燈塔,直到網路上幾篇「東引鄉門牌」的報導,讓這個台灣最北端的鄉突然紅了。這塊門牌的誕生有些意外,卻是設計師蔡沛原離開小島,又回到小島的湛藍靈光。READ>
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在框架與框架間冒險,劉育瑄:身為在台灣的新二代,我曾經害怕
12歲到陌生城市讀書,18歲拿全額獎學金出國,很早就獨立的劉育瑄,2020年出版《身為在台灣的新二代,我很害怕》。本書定位為台灣第一本新二代自身書寫,其實在族群標籤下,她想談的是階級與性別...READ>
觀點專欄

觀點專欄 夜晚,當一家超商像深夜食堂…
我家附近的街角開了一家新酒吧後,一周總有兩天的深夜,會聽到樓下咚咚的喇叭聲。我這夜貓子像活在夜色的魚腹中,這些細碎聲與咚咚鼓聲都不至於吵到我。尤其當夜晚下起雨後,沉得很。更顯得燈下曬著光暈的我,有著能安穩窩居的感覺。READ>
焦點企劃

焦點企劃 藺草工藝復興,傳承藺編的美好:廖怡雅x李易紳
「藺子」,藺草的孩子,一位台灣女孩廖怡雅和先生李易紳創立的在地品牌,成立近四年,用創新的方式復興苑裡300年的藺編產業。他們不光賣藺編藝品,也記錄尚存在藺編阿嬤腦中的編織工法,走出藺編品牌的新路徑。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