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點專欄

觀點專欄 看似破曉的西沉,那些日本電影的家庭風景。
最近知名的小說與電影《愚行錄》,裡面有一句重點台詞:「日本社會不是M型社會,而是階級社會。」你出入帶著你的階級、社區,人們對彼此還是有禮謙和,但那距離是有條件的忽遠忽近。READ>
焦點企劃

焦點企劃 怨怪的反面是心疼,平路X許皓宜:父母與子女,因為很愛,所以很難
「究竟是什麼因緣會成為家人?」看別人的故事會觀照到自己的人生。生命如一團毛線糾結在一起,需要一條一條慢慢理清。READ>
焦點企劃

焦點企劃 無條件的愛存在嗎?平路 X 賴芳玉:放下了,才自由
人到中年才知道母親並非生母,是怎樣的震驚與傷痛?平路與賴芳玉在女人沙發,聊起各自的母親與孩子,原來,每個人的母親都是千瘡百孔的「人」,比我們更需要愛,有誰好好愛過她呢......READ>
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不做好女人,做綻放的女人:實驗一種更快樂的可能
陳郁敏創辦的「更快樂實驗所」,聚集了一支女性教練的七人團隊,妳可以帶著任何的題目進來,她們不會給你答案,但是會聆聽、提問,連結與整合,直至幫助妳穿越迷霧,打開自己,尋找答案。READ>
觀點專欄

觀點專欄 《一念無明》所有逆來的,他們都順受了。
你很清楚看到《一念無明》中的長照問題,照顧癱瘓失智母親的重擔全壓在大兒子(余文樂)身上,曾志偉飾演的父親選擇逃避,釀成弒母悲劇…READ>
觀點專欄

觀點專欄 厭女與厭世循環,女性至今是否還是「關鍵少數」?
我們在看電影《關鍵少數》、《女權之聲:無懼年代》時,或許覺得那是以前的事,然而真的過去了嗎?日前阿肯色州頒布新法律,一位女性如果被強姦導致懷孕而墮胎,強姦犯有權可提告,當地女性的身體權等於被出賣。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