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30歲的我能溫柔理解,要謝謝20歲時很不懂愛,卻沒放棄去愛的自己:鄭宜農
愛很大,根本不可能有人的心裡沒有愛,你的憤怒、覺得不被理解也是一種愛,只要還想和這個世界有關連,你就會有愛。READ>
觀點專欄

觀點專欄 在屏東Eske Place Coffee,看到當初選在華山開店的自己。
我在乏人問津的巷弄間,看見「小」的目的正是為了用極純粹思想和世界對話。他們在分享一種體驗,一種快樂,一種店雖小卻直往大世界的開闊理想。READ>
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美好生活未必在都市—「美好花生」的最初衷,是不想一年只能見爸媽6次
鍾媽媽一句「年紀大了不想再炒花生」,讓梁郁倫與鍾順龍開始思考,居住在擁擠的都市,從事著世俗眼光中的得體工作,每個月只能返鄉見家人一次的生活,「真的是我們想要的嗎?」READ>
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不做會遺憾,所以她用書點燃火種:青鳥書店蔡瑞珊
青鳥是一間自由的書店,我們都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很多人不知道自己要什麼,看不到光,開書店就是希望大家醒過來。READ>
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嚐一口她的乳酪,品味四十歲後「慢慢弄」的自在:媒體人的起司夢
2016年夏天,Isabella創立「Man Mano乳酪坊」,以台灣優質新鮮牛乳製作南義新鮮紡絲乳酪,中文店名譯為「慢慢弄」。到銀行辦事,行員好奇:慢慢弄,弄什麼?READ>
觀點專欄

觀點專欄 寂寞了,連自己都不知道
「請問你何時最感到寂寞?」我沒來由地問,總讓朋友微愣,然後認真思索自己何時寂寞。我得到許多不同答案,但發現都有個共通點,原來寂寞了,連自己都還不知道。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