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點專欄

觀點專欄 非親子專家的家長自省文:最重要的不是答案,而是追求真理與普世價值的過程
答案是什麼不是最重要,重要的是追求真理、追求普世價值的過程。順便好好的想想:如何讓孩子建立保護自己、尊重別人的健康觀念?永遠保持良善的心意與人相處學習……我希望自己可以這樣教小孩!READ>
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雞婆」董事長的體悟:做公益只給錢,是沒有溫度的。
陳美琪明白,每個人的人生必須靠自己活出來,沒人能幫忙,但她始終相信,適時伸出的手會給人勇氣與力量。她認養故鄉雲林「藝術光點計畫」為起點,號召企業友人、客戶和同仁一起投入社會服務工作。READ>
觀點專欄

觀點專欄 你確定自己朋友很多嗎?
我聊起她過往一段相差二十歲的姊弟戀情,「哪一段?噢,那位21歲的德國大學生,哪是戀情?我們只是朋友…」她說。「你們曾經擁有美好的性愛關係,雖因異國而短暫,但你認為只是朋友?」我問。READ>
觀點專欄

觀點專欄 那些年我們在校園學會的事
不論對彩虹媽媽或大愛媽媽的評價如何見仁見智,我認為學校教育的學習,是師生雙向互動的結果;與宗教教義的單向傳遞,有本質上的不同。在真實的討論中,尋求普世價值與不變真理…這就是在校園我們應該學會的事!READ>
觀點專欄

觀點專欄 旅人的澎湖灣:寫在博弈公投之後
投票前夕,有一位年輕的澎湖媽媽說:「島嶼充滿了患得患失的焦躁,失去了希望你作為一個篤實澎湖囝仔的想望。對不起!而該由你發聲的未來,還是由大人們一票票替你做出決定,而不是你,作為一個母親,我真抱歉!」READ>
觀點專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