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都市酵母 讓美感在城市發酵
創辦人周育如是個道道地地的台北人,她說,我們太常用看別人做事的態度看待台北,然而,身為一個「使用者」,除了批評,她也回頭反問自己,是不是還能為這個地方做些什麼?READ>
觀點專欄

觀點專欄 Lesson 2:由你來完成的課本封面
教科書的封面,不只是印製配發、人人相同的制式選擇。它可以是由自己來完成的創作,在潛移默化中打破科別的藩籬,開放各種可能性。對於我們來說,這就是「美感教育」最核心的價值,也是小學生給我的寶貴一課。READ>
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美麗 不該只有一種定義
微涼秋日午後,非常木蘭與Styletc樂時尚合辦的講座「我的美麗我定義」,吸引十幾歲到八十歲橫跨不同世代的女性朋友,前來聆聽麻辣教師曲家瑞與路跑作家歐陽靖暢談美麗新定義。READ>
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放下新聞 馮小非放不下土地
四十五歲以後,馮小非就經常夢想卸下「上下游News&Market新聞市集」新聞主編之位,「告別新聞。」雖然一直從事新聞工作,也深具使命感,但網路上充滿無謂的訊息,酸腐的嘲弄,「老實說,我真的沒有那麼喜歡。」READ>
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CAMPOBAG 打造閃亮文創平台
台灣派駐香港的光華新聞文化中心,每年十月舉辦的「台灣月」活動,是向當地展現台灣文化的重要窗口。2015年台灣月活動,特別找上了以「擺攤人生」著名的CAMPOBAG團隊,帶著約七十組台灣文創品牌,要以創意市集及快閃店的方式,向香港展現台灣的創意活力。READ>
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翻轉建築公式 AiD找回人的空間感
每天進出家門、工作場所或公共空間,你可曾想過自己和建築之間的關係、建築所反映的城市文化?位於荷蘭的非營利建築實驗平台AiD,透過倡議社區自力營造(DIY architecture),摸索全新建築型式的可能。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