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點專欄

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不用進口精油,吳秀娟用台灣土地的能量創作山與海的SPA
以陽明山的日月星辰、蟲鳴鳥叫,打造獨一無二的「芳療會所」。沒有高檔SPA設施,而是在樹蔭下享受芬多精的「放山浴」,浴池裡用的不是進口精油,而是從這塊土地採摘的十多種植物。READ>
觀點專欄

觀點專欄 過去的密碼藏著未來的答案:人類學店長的書店食驗室「繫。本屋」
書店用「繫」的概念連結:「本屋」是書店,紀錄在地眷村記憶、移民、海洋文化與原住民軌跡;「侍屋」透過「吃」介紹在地的族群文化,開發甜點與鹹食作為實踐「食」文化的場域。READ>
觀點專欄

觀點專欄 台南湯食家,小吃店的彩虹人權餐酒會
年初我去「湯食家」用餐,老闆提到好友從南非進口的「人權葡萄酒」四月要上市,每瓶將捐出25元給「台灣同志諮詢熱線」,「不然,我們來辦個『婚姻平權餐酒會』聲援同志團體好了!」READ>
觀點專欄

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清冰箱食堂,把厝邊連結成社區 -- 陳德君的萬華社區小學
萬華社區小學每兩週一次的「小學冰箱菜」,一群同樣投入萬華的社區夥伴,一人一菜共進晚餐,彼此關心活動的籌備進度、分享地方情報、沒有壓力的七嘴八舌,或許資源就這樣出現了。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