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都市酵母 讓美感在城市發酵
創辦人周育如是個道道地地的台北人,她說,我們太常用看別人做事的態度看待台北,然而,身為一個「使用者」,除了批評,她也回頭反問自己,是不是還能為這個地方做些什麼?READ>
觀點專欄

觀點專欄 因為怕不小心吃到狗肉
旅行的時候,「想要吃點熱熱的米飯」的想法,總不時會從亞洲胃竄出。但就算擁有亞洲臉孔,一個人在國外走進從門外看不出端倪、莫測高深的中國餐館,也不免有可能會身陷敵營的不安。READ>
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遇見胖卡 一間正在旅行的美術館
賣咖啡、賣輕食,胖卡還能做什麼?於慧蘭靈機一動,大膽將胖卡改造成行動美術館,和她一起上山下海,走過熱鬧城市,彎進偏鄉小巷,車子一停、車門打開,藝術家的作品就在你眼前,藝術和生活瞬間變得無比親近。READ>
觀點專欄

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四季訪書終不悔 鍾芳玲寫出永恆
1997年鍾芳玲出版《書店風景》,她的第一本書店書寫,也是華人世界頭一遭,第一手貼近報導西方書店的書。「書話三部曲」奠立了鍾芳玲在華文出版界「第一書女」的盟主地位,書店之於鍾芳玲,大約就像小吃研究之於王浩一,鐵道小旅行之於劉克襄。READ>
觀點專欄

觀點專欄 傻瓜相機教我的事(系列之46)
其實,所有風景都是我自己框的,那只是極其有限的面相,受立場與觀點所牽制。我們常透過這些拼裝去認定真相,然而,生命真正的現場,其實只在那取景加框的當下,剎那生滅,無可捉摸。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