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在框架與框架間冒險,劉育瑄:身為在台灣的新二代,我曾經害怕
12歲到陌生城市讀書,18歲拿全額獎學金出國,很早就獨立的劉育瑄,2020年出版《身為在台灣的新二代,我很害怕》。本書定位為台灣第一本新二代自身書寫,其實在族群標籤下,她想談的是階級與性別...READ>
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行動不便,是社會的設計有Bug:拿下英國創業家獎的姿勢調整椅 Aergo
輔具的設計應該有共融的思維,才不會成為隔離的標籤。來自台灣的設計師,替行動不便的孩子打造能架在不同椅座上的智能姿勢調整椅Aergo,卻意外發現非身障族群也有這方面的需求...READ>
觀點專欄

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為台劇做工的人,林昱伶:台灣觀眾讓我熱血復活
打造出「國師」唐綺陽的林昱伶,選擇以暖調靠近人性,讓《我們與惡的距離》引起共鳴。下一部作品改編林立青《做工的人》,「發大財」的荒謬背後,困境是什麼?READ>
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創辦待用課程,陳欣婷的太妹翻身記
將「待用咖啡」的概念轉化為「待用課程」,陳欣婷與林才越鼓勵大眾小額捐款贊助多元課程,讓無法順利融入體制內教育的孩子有其他途徑探索自我...READ>
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遷徙世代打造走走家具:房是租的,生活是自己的
有沒有適合租屋族,機動又耐用的家具,讓有遷徙需求的族群也能好好生活?學設計的三個女生捲起袖子,為自己、也為30世代打造帶著走、但有歸屬感的生活...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