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專欄一個外向的內向者

觀點專欄 一個外向的內向者

一個外向型的內向者通常會有一根天線,接收四面人們的心事。要學著適時地將天線收起,不然就會像一路撿拾訊息的拾荒人,直到自己超載為止。她不知道自己從何時變成這樣。人們都認為她愛笑討喜,有一天她就發現自己當機了。READ>

觀點專欄台菜詩人林祺豐用料理讓世界看見台灣

觀點專欄 台菜詩人林祺豐用料理讓世界看見台灣

林祺豐因為熱愛台灣這塊土地,在過去23年的料理人生,行走台灣319鄉鎮認識在地食材。他左手寫詩歌頌大地;右手拿鍋鏟料理風土,遂有浪漫的「台菜詩人」美名。READ>

觀點專欄要成為人生的觀光客,還是時間的旅人?

觀點專欄 要成為人生的觀光客,還是時間的旅人?

自從有了社群疊床架屋,跟真實世界一樣巨大用壅塞時。她為了堵住那些信號不明的人聲,或是隨人聲呼嘯進來的焦慮,原本可以承載日子的時空突然像飄盪的小船,隨著人群的聲音遠近浮沉著。READ>

焦點企劃門牌只是配角:蔡沛原的小島設計

焦點企劃 門牌只是配角:蔡沛原的小島設計

多數人對東引的印象只停留在藍眼淚、東引島燈塔,直到網路上幾篇「東引鄉門牌」的報導,讓這個台灣最北端的鄉突然紅了。這塊門牌的誕生有些意外,卻是設計師蔡沛原離開小島,又回到小島的湛藍靈光。READ>

觀點專欄夜晚,當一家超商像深夜食堂…

觀點專欄 夜晚,當一家超商像深夜食堂…

我家附近的街角開了一家新酒吧後,一周總有兩天的深夜,會聽到樓下咚咚的喇叭聲。我這夜貓子像活在夜色的魚腹中,這些細碎聲與咚咚鼓聲都不至於吵到我。尤其當夜晚下起雨後,沉得很。更顯得燈下曬著光暈的我,有著能安穩窩居的感覺。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