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寶可夢會退燒,但AR不會。白璧珍:還在掃QRcode就落伍了
早在寶可夢熱潮引爆的8年前,中文系出身、完全沒有科技背景的白璧珍,就已經預見:「AR,其實是在賣一種想像力。」READ>
觀點專欄

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缺糧時代,我們更需要無所不醃、無所不漬的農家媽媽
各國越來越重視女性務農的角色,聯合國也一再提醒與強調女性在糧食安全扮演不可或缺的地位。不但韓國重視女性在農業的貢獻,日本也因人力短缺,以政策鼓勵女農投入。READ>
焦點企劃

焦點企劃 照顧別人的孩子,讓她更加思念自己的孩子。移工蜜雅:虧欠的母愛,等我回家後補回來
放學時間,孩子一進家門,先找的不是媽媽。而是蜜雅阿姨。29歲的蜜雅,跟許多跨國移工一樣,在台灣照顧雇主的小孩,卻無法陪伴自己的孩子成長。READ>
觀點專欄

觀點專欄 那些電影中女孩的夢境與現實
閱讀最有趣的部分是大剌剌地遊走他人意識的邊緣,甚至像個暴走的逃兵,卻沒有現實中女生要冒的風險。我們閱讀電影與小說,以解夢姿態走於邊界,畢竟夢境與現實如今兩邊都互為倒影,清醒者只能在邊界。READ>
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考進北一女變吊車尾,是閱讀的快樂讓她沒有放棄自己,及這群花蓮的孩子
生於緬甸的花蓮慈濟醫院小兒科醫師朱紹盈,看見這裡的孩子是弱勢中的弱勢:有寶寶被喝醉酒的父親壓扁差點丟了小命、有年輕媽媽送到醫院生產時酩酊大醉、還有幼兒的排泄物裡被檢驗出一堆報紙跟雜草。 READ>